“能不能通融一下?” 2025年4月22日,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码头,阳光穿过停泊于此的沂蒙山舰(舷号988)庞大舰身。人群在安检长龙里涌动,无人留意舰艇开放日边缘处,一位白发老人静静站立。当舰艇干事薛康泰走到面前,老人递出一枚布面泛黄、边角磨损的胸章,声音沙哑却带着无法撼动的力量:“我想回家看看。” 这枚诞生于1953年的旧物上,“海军第五舰队沂蒙山舰”、“见习机电长”及编号“15410”的字迹依然清晰。它早已不是证件,而是一页凝固的历史,一枚属于老水兵的勋章。 勋章开口,重返家园。 薛康泰眼眶瞬间泛红。老人名叫邓石,已是91岁高龄。两天前,他看到新一代沂蒙山舰开放的消息,立即对儿子说:“我想回‘新家’看看。”72年前,他正是从海军学校毕业,踏上了舷号925的老沂蒙山舰,成为轮机舱内与滚烫炉膛为伴、靠扳手与帆布对抗海水侵蚀的见习机电长。当儿子未能抢到门票,邓石沉默片刻,最终带着这枚珍藏了一生的身份勋章走向码头。 它曾见证过硝烟滚烫的岁月,承载着无法磨灭的同伴牺牲与誓死坚守的信念。这日,它成为了特殊的通行证,不仅让老人跨越时光踏上这艘万吨巨舰,更如同一座桥,瞬间连通了两代水兵血脉深处的传承。 站在银光闪烁的现代化甲板,望向壮丽的舰岛,邓石百感交集。 这里舰体宽敞坚固,设备精良如星辰。恍惚间,他的思绪却回到了当年那艘飘摇的铁舰:舰炮锈迹斑驳,战士们用舢板运送炮弹,轮机舱弥漫着机油的味道。一切仿佛穿越了时光之墙,新旧两艘沂蒙山舰,在此刻奇妙地相遇。于年轻人,一江山岛或只是书页一角;但对于邓石,那是他生命中最炽热也最悲壮的烽火征途。 两代舰艇静静泊于港内,舰名同辉。老人的勋章映照着年轻军官肩章的寒光——记忆锈迹斑斑,眼前舰体银光锃亮,可那份家国浩气,却在七十余年的波涛间,始终如一。
美媒选出的全球最强六款战舰第六名:中国052D驱逐舰先说说我们的中华神盾——
【167评论】【1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