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节目想讨论印度可以取代中国的地位,结果嘉宾全都不给面子,一致认为印度无法超越

不吃饭的皮皮 2025-07-01 11:51:33

法国节目想讨论印度可以取代中国的地位,结果嘉宾全都不给面子,一致认为印度无法超越中国的地位,顺带着还把中国全方位的夸了一遍!愣是把一场“印度崛起研讨会”开成了“中国发展表彰大会”。 最近法国一档号称要探讨“印度能否取代中国”的高端研讨会,节目原本想借着西方炒作的“印度崛起论”搞个话题热度。 结果请来的经济学家、企业高管和地缘政治专家们,从制造业到基建,从科技创新到社会治理,把中国夸了个遍,反倒是对印度的种种问题毫不留情地吐槽。 这其实是法国精英阶层对中印两国发展现状的清醒认知。印度喊了十年的“印度制造2025”如今成了国际笑话——2025年都快过半了,这个号称要复制“中国制造”奇迹的计划,连30%的目标都没完成。 反观中国,高铁里程突破5万公里,5G基站占全球60%以上,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这些成就让法国嘉宾们频频点头。 更打脸的是,印度连基础的铁路安全都保障不了:2023年奥里萨邦列车相撞事故造成280人死亡,而中国高铁连续十年保持零重大事故。 这种反差,让法国专家们忍不住调侃:“印度的火车不仅速度慢,连事故率都在‘龟速’追赶中国。” 而且,印度的种姓制度,卡住了社会进步的喉咙。占人口15%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掌握着60%的耕地和80%的企业股权。 而占人口20%的达利特人,95%只能从事环卫、皮革加工等低薪职业,平均收入只有高种姓的五分之一。 这种制度性的不平等,导致印度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婆罗门儿童大学入学率78%,达利特儿童仅12%。 反观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职业教育体系每年输送千万技能人才,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 就拿军事合作来说,印度花大价钱从法国买了阵风战机,结果因为拒绝向法国开放部分源代码,导致战机无法兼容印度国产导弹,甚至传出要取消后续26架舰载机采购的消息。 而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展现的诚意截然不同:中法合作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中国港湾公司不仅负责建设,还手把手培训当地工人,如今该港口承担了喀麦隆53%的集装箱运输。 法国前外交官在节目中感叹:“中国是在修路,印度是在修‘围墙’,这种格局差距,注定了谁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非但如此,2025年印巴空战中,印度宣称击落多架巴基斯坦战机,结果法国24频道直接用“0:3”的标题打脸——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的歼-10C击落,连战机残骸照片都被扒了出来。 可笑的是,印度居然屏蔽了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还在国内搞了十天的“胜利庆祝”,这种“丧事喜办”的操作,让法国网友直呼:“印度的媒体自由,就是只能报道自己编造的新闻。” 这场研讨会的反转,本质上是对“印度取代中国”这种伪命题的彻底证伪。 当印度还在为火车能不能穿过隧道造假视频时,中国已经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领跑全球。 当印度为种姓配额吵得不可开交时,中国正通过乡村振兴让近亿农村人口脱贫。 当印度在国际合作中斤斤计较时,中国已经与149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这种差距,不是靠炒作“人口红利”或者“地缘优势”就能填平的。 当印度还在沉迷于“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自我陶醉时,中国早已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精神,在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高墙。 这场法国研讨会的尴尬收场,与其说是对印度的否定,不如说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次集体致敬!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还有什么比稳扎稳打的进步更值得尊重呢!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01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皮皮

不吃饭的皮皮

阳光正好,我的心情也明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