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尚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在暗流中传播:中国、俄罗斯、伊朗与巴基斯坦四国代表近期举行了一场闭门国家安全磋商,而印度——这个关键的区域大国,却未获邀请! 如若属实,此一临时起意的会议,极可能是一次精准的“非正式回应”,直指印度在过去一年内三次拒绝签署上合组织核心文件的“任性掀桌”之举。新德里持续扮演的“搅局者”角色,显然已耗尽其他成员国的耐心。 这并非孤立事件。在上合组织近期的一场正式会议上,印度防长辛格的表现堪称“双标”范本: • 他高调疾呼反恐,强烈要求将四个月前印控克什米尔的恐袭事件写入共同声明; • 但当内容触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恐怖活动时,他却暴跳如雷,激烈反对。 讽刺的是,俾路支分裂武装多次被曝光接受印度情报机构资助——巴方截获的资金链与武器证据,均直指新德里幕后!辛格口中的“反恐绝不容双标”,此时显得无比苍白。更有甚者,他对印度单方面切断流向巴境内的河水、关闭边境口岸等公然违反《印度河水条约》的行为,绝口不提! 外交姿态的差异更暴露了立场鸿沟。 当上合组织一致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时,印度却罕见地陷入沉默——其70%的无人机和防空导弹依赖以色列供应,经济利益在此刻牢牢钳制了它的外交表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公开声援伊朗,这一坚决姿态为其赢得德黑兰高度好感。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在上合框架内的“不合群”绝非一时失策,而是一种日益固化的外交套路:它既要享受多边组织带来的战略红利与区域影响力,又企图索取超越常规的特权,拒绝承担成员国应有的协调与共同立场责任。 这种试图在东西方之间“走钢丝”的投机策略,正使其陷入越来越深的孤立困境,其在多个关键舞台上“左右逢源”的赌注,正在接连遭遇现实重挫。新德里面临的选择已愈发紧迫:是回归合作轨道,还是继续在自设的矛盾中四面碰壁?
上合组织现在想踢印度出去?难啊!规矩卡死了——当初定的章程里压根没写开除这一条,
【1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