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多,普京承认自己被骗!乌克兰发现异常,大批俄军快速集结 普京终于松口。

菲菲谈国际 2025-07-01 15:20:22

打了三年多,普京承认自己被骗!乌克兰发现异常,大批俄军快速集结

普京终于松口。

三年多的战争,代价惨烈,战略迟滞,战果有限。现在他承认,当初信了西方关于北约不东扩的承诺,是“被骗了”。 这不是情绪化发泄,而是战场前线准备再次升级前的一次清场。乌东局势再度紧张,俄军集结规模前所未有,乌克兰军方也嗅到不对劲。一场新的攻势,可能就在这个夏天展开。

普京的“被骗”,不只是对北约的抱怨

普京这次讲话的背景,是他访白俄罗斯期间的演讲。时机非常微妙——就在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悄然集结11万大军之际。

他说:“我们当初信了西方,说北约不会继续扩张,现在看来,我们被骗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指责西方毁约,但这次用词更直接,更像是在向国内释放“正义出兵”的最后通牒。

过去三年,俄军的推进远不如最初设想。从“特别军事行动”到实质性战争,莫斯科原本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却陷入消耗战、城市战、防线拉锯战。

普京的“被骗论”,是将失败归因于对手的欺诈,是给战事再升级寻找舆论合法性。

而这场“找补”的背后,是前线的兵力调动正在逼近战争新阶段。

11万俄军,指向乌东最后的心脏

当前俄军的集结方向非常明确:波克罗夫斯克、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两个距离不远的乌东枢纽城市。

这两个城市不是普通的据点,它们和阿夫杰耶夫卡构成乌东三要塞防线,是乌军精心构建八年的核心阵地。这里一旦失守,整个乌军东线防御将像骨牌一样崩塌。

战线背后,是战术更新。

俄罗斯不再玩“磨城战”,而是准备“定点突破”。11万部队外加重装备调配,具备一次性突破乌军主力防线的能力。一旦得手,将直接切断乌军在顿巴斯的侧翼,进而威胁第聂伯河西岸的防御节点。 相比于2022年刚开战时“全面推进、结果摊薄”,这一次,俄军可能押注于“单点击穿+包抄合围”的经典打法。

这一次,是“要命”的打法。

乌克兰的危险:兵力压前、纵深空虚

泽连斯基政府目前依旧强硬。6月下旬刚刚强调将继续跟进北约与G7的对俄制裁步调,毫无谈判迹象。

但前线战术选择,却越来越像“无牌可打”。

乌军近几个月在东线的部署逻辑基本是——集中兵力,死守三要塞。核心思路是靠“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打出“绩效”,以便向西方交差,换取援助继续输入。

但这种部署的代价,是严重缺乏纵深。前线一旦被突破,背后是空的。

兵力没有后备、运输线没有防护、弹药补给点没有预案,一旦被打穿,不是逐步后撤,而是全线崩溃。

从战术视角看,乌军已经不再是“以守待援”,而是进入了“孤注一掷”的阶段。他们知道如果再丢顿巴斯的几个战略城市,西方对他们的耐心也会逐步消耗完。

这是典型的“为外交服务的战术选择”——看似强硬,实则脆弱。

美国分心、中东爆点,俄军时机选得极准

俄军挑夏天打,绝非天气好这么简单。

此时美国正被中东死死拖住。以色列、伊朗、胡塞、也门、红海局势全线爆发,五角大楼的资源、媒体的焦点、总统的注意力都不在乌克兰。

这是俄罗斯三年来少有的“战略空窗期”。

欧洲更不必说,德国民调下滑,法国国内暴动,英国换相,几乎无人再提“拯救乌克兰”的故事。 西方焦虑的不是乌克兰输了,而是输得太快。如果乌军在夏季失守东线,那秋季就只剩谈判桌了——但这个谈判桌很可能是普京设局、欧洲坐席、乌克兰做筹码。

这就是俄军选在7月集结的真正战略意义。

结语:战争已不是三年前的战争,乌克兰也不是原来的乌克兰

战争到了第四个年头,前线变了,国内变了,国际格局也变了。

俄军变得更现实,已不再幻想“解放乌克兰”,而是拿地为王、按节奏推进,逼西方默认“事实边界”。

乌军变得更被动,原本依赖北约输入的新装备,如今被拖入一场无路可退的体力战。

而普京的“被骗论”,不是求饶,是为接下来真正的“总攻”准备叙事。

当11万大军已经压到前线,普京嘴里的“被骗”,其实只是翻篇的方式。

下一页,就是东线重新洗牌。谁能撑过这个夏天,谁才有资格谈秋天的战后秩序。

0 阅读:1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