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故宫翻修时,工人们在太和殿前意外发现了隐藏了六百年的秘密。当铁锹碰撞到硬物,层层揭开破损地砖后,竟发现下面还有一层又一层的青砖,整整十五层,像千层饼一样叠压在一起。更令人震惊的是,下面还有一层厚厚的碎瓷片,这些青花纹路分明是元代官窑的瓷器。带队的老教授惊呼:“朱棣好狠,他把整个元大都踩在脚底碾碎了。”
这次翻修还揭示了故宫的三个秘密。首先是地砖,看似普通的地砖,实则价值连城,一块砖价值一两黄金,是苏州御窑的极品。这些砖从苏州人力运来,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取阳澄湖的泥晾晒一年,牛踩百日,人捶千遍,再柴烧130天,出窑时敲之如玉,断之无孔。永乐年间的验收标准也非常苛刻,一旦发现有坏砖,整窑都会被砸碎填河。
第二层秘密是黄金砖下的碎瓷层。这些碎瓷片摆放十分考究,平铺如地毯,盖在元宫地基上。考古学家发现,整个元大都皇宫被拆平,主殿延春阁遗址就在故宫景山下。在元朝皇宫正殿遗址上建太和殿,寓意着皇帝登基时脚踩前朝国运,碎瓷层如同封印,寓意元朝永世不得翻身。
最震撼的发现是在慈宁宫地底,出土了元朝石雕龙纹丹陛、明朝青花瓷排水道和清朝铜鎏金佛教法器。这表明三朝皇宫竟在同一中轴线上。朱棣迁都时,对地理位置的选择极为考究。与南京故宫相比,北京故宫的地基深达8.5米,地下暗渠长达2万米,暴雨时从不积水。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反映了朱棣对前朝的特殊态度。
站在太和殿前,老教授抓起一把碎瓷片,感慨地说:“这些龙纹本该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学生问:“朱棣毁文物不心疼吗?”教授冷笑:“他要毁的不是瓷器,是元朝复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