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元帅刘伯承托人带口信,希望和原配妻子能见一面。没想到,妻子的回应却让所有人震惊…… 刘伯承和原配妻子程宜芝相识时,程宜芝才11岁,别看当时刘伯承也才13岁,但他对包办婚姻却是极其的反感。 为了让程宜芝父亲反感他,刘伯承硬是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还在程宜芝父亲面前装神充愣,气得刘伯承父亲直跳脚。 聪慧的程宜芝看出了刘伯承的不乐意,没有觉得丢面子,反而觉得刘伯承这个人很好玩,确实,刘伯承比起乡野小子,他的确有文化许多。 5岁上私塾,12岁接受新式教育,在当时,刘伯承算是思想超前的那波少有的进步青年,再独立也拧不过父亲的拳头,刘伯承在家长的压迫下还是娶了程宜芝。 父亲希望成家后刘伯承能消停本分点,可没想到,孩子刚满一岁,刘伯承就丢下妻儿跑去从军了,对比起暴跳如雷的刘家父母,妻子程宜芝平静许多。 没哭没闹,安安静静送刘伯承出门,刘伯承不在家的日子,程宜芝就担起了一家之主的责任,孝顺公婆、养育孩子。 没人知道刘伯承去了哪,程宜芝也不知道刘伯承身在何处,战火让程宜芝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别人家有男人撑着,有事也不至于担惊受怕,可程宜芝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所有。 刘伯承走了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听说他与革命战友汪荣华结为夫妇后,汪荣华也仅是平静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长久的不曾见面,程宜芝对刘伯承的感情早就淡了,没有了男女之情的旖旎,坚守大辈子,支撑程宜芝的力量更多取决于她的善良。 刘伯承不归家,家中父母幼子总要有人照顾!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让人捎话给程宜芝,希望能见一面,原以为程宜芝会激动,会满怀期待,没想到,程宜芝非常平静。 国家已经帮了她们许多,家里都好,孩子也长大了,刘伯承就不用再操心家里了。 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委屈,程宜芝一如既往的平静,直到生命终结,程宜芝都没有见过刘伯承,丈夫功成名就,原配该享有的一切尊重,程宜芝都没有索要。 知道刘伯承再婚,程宜芝的心里或许就放下了她这妻子的身份,对刘伯承不再抱有希望,完成自己的责任,送走老人,养大孩子,就成了程宜芝活下去的信念。 1957年,程宜芝病倒了,临走时,程宜芝的床头还放着刘伯承47年前写的旧对联,这段不完整的感情还是以遗憾的方式收场。 刘伯承得知程宜芝离世,久久没能说话,最后也只能用一句“她是个好女人”来结束他们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元帅刘伯承托人带口信,希望和原配妻子能见一面。没想到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7-01 17:16:1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