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黄婉秋与丈夫的结婚照被记录下来,她的形象始终如一地俏丽动人,她在《刘三姐》中的演绎让观众们赞叹不已。 黄婉秋,1943年1月17日出生在广西桂林永福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家不算富裕,父亲在百货公司做会计,母亲操持家务,养育六个孩子,黄婉秋排行老四。小时候,她就对表演感兴趣,常跟着姑姑看桂剧,回家对着镜子模仿水袖动作。那股灵气和清秀模样,让她早早显露出艺术天赋。 1956年,13岁的她看到桂林市桂剧团招演员的广告,鼓起勇气报名。虽然没达到学历要求,但她靠一段自学的舞蹈打动了评委,破格进了“艺”字班,取艺名“黄艺群”。在剧团,她苦练基本功,连睡觉都得把手掌反扭贴肘。1957年,14岁的她首次登台,在《斩三妖》中演苏妲己,赢得满堂喝彩,从此站稳了脚跟。 1960年,广西掀起“刘三姐”热潮,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电影版《刘三姐》。导演苏里来广西选角,看中了黄婉秋的照片,觉得她那双丹凤眼特别灵动,先让她试演“舟妹”。当时,45个候选人里,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差点入选,但镜头表现不理想。苏里让17岁的黄婉秋试演“刘三姐”,她温柔又泼辣的表演征服了所有人。1961年,电影上映,桂林山水和她的山歌让观众如痴如醉,她也一夜成名。 成名后,日子却不好过。1964年,《刘三姐》被批成“毒草”,黄婉秋开始了15年的艰难时光。她被下放劳动,扫马路、铲煤渣、洗戏服,样样都干,还被游街羞辱,脖子上挂破鞋,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期间,比她小6岁的何有才成了她的依靠。何有才是桂林市歌舞团的演员,早年在《刘三姐》片场见过她,对她仰慕已久。他先是帮她挑水、送她回家,后来表白心意。黄婉秋起初犹豫,但他的真诚最终打动了她。 1972年7月15日,两人在桂林北郊何家老屋结婚。那天,院子里摆了30桌酒席,乡亲们挤满院落。黄婉秋穿红嫁衣,笑容甜美,那张结婚照成了她幸福的见证。可婚后生活并不轻松,没分到房子的他们只能住何家小屋。何有才每晚从工厂下班后骑车追火车送她回家,20年如一日,感情在苦日子里磨得更深。 1978年,她听到广播里重放《刘三姐》的歌声,才知道苦日子熬到头了。1982年,她重回舞台,和何有才同台演出,她演刘三姐,他演阿牛哥,夫妻配合默契。她还推动“刘三姐”文化传承,1992年成立艺术团,2002年建景观园,把壮族文化带给更多人。她的女儿何艳云、外孙女李悦珊也接棒传承。她导演的作品拿过不少奖,2015年还得了“德艺双馨终身艺术家”称号。 2022年,儿子何艳飞病逝,对她打击不小。2023年3月4日,她因肺癌去世,享年80岁。临终前,她叮嘱家人继续传承“刘三姐”精神。她这一生,和“刘三姐”分不开,也为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
1972年,黄婉秋与丈夫的结婚照被记录下来,她的形象始终如一地俏丽动人,她在《刘
赵从心不怂勇
2025-07-01 19:22:4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