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

寒烟笼碧水清 2025-07-01 22:30:13

1969 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安门的屋顶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盒子…… 这年,首都北京寒风凛冽,矗立了五百多年的天安门城楼,因为主体结构严重损坏,必须要进行一次彻底重建才行。 经过中央研究后决定,将天安门城楼拆旧建新。并且目标十分明确,要求其外观如旧,但内里新生,寿命千年。可以说,这是一项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程。 而拆除,便是重建的第一步。工人们小心翼翼地从西南角开始拆卸,巨大的木构件被塔吊轻轻吊起,运到中山公园的空地上,按拆下来的顺序放好。 可怪事发生了:拆下来的木料明明按顺序排好了,却怎么也拼不回原样。当时的木工连副连长叶容溪也和工友们围着木料堆,个个眉头紧皱。 直到一位古建筑的师傅前来,才一语道破:光记下顺序可不行,每块木料的“脸”朝哪边、“里”“外”“上”“下”“左”“右”都得标清楚! 于是,工地立马变成了拼图的场地,每一块拆下的木料都得被重新编号,再用笔标好方位,这显然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耗时许久。 而地上在反复试错拼合时,设计师孙仁先却在一步步攀爬着与天安门结构几乎一模一样的端木城楼。 他在古建筑师傅的指点下,用卡尺、墨斗对着关键结构,一丝不苟地测量、记录,和地面上的工人们,共同完成着拆除任务。 随着拆解的深入,旧城楼的骨架渐渐显露。当工程推进到屋脊最中央时,负责此处拆解的木工叶容溪在厚厚的尘土和木屑下,发现了一个几乎要散架了的旧木盒。 这个木盒看着腐朽不堪,看不太出来原本的材质和模样,只是勉强维持着盒子的轮廓。这个发现让当时的工人都大为好奇,纷纷猜测是不是什么宫廷秘宝之类的。 最终还是由叶容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个沉甸甸的,没什么光泽的“铜疙瘩”,旁边还有几块暗红色、深褐色的小石头似的东西。 没有想象中的珠光宝气,只有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他捧着这些旧物,缓缓来到了指挥部副主任吴金铁的面前,交给了他。 后来经过专家确认,那不起眼的“铜疙瘩”其实是个金元宝,而看着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则是朱砂和五彩粮。 专家解释说:“这是明清时代放在屋脊正中的‘镇楼之宝’,一般寄托着古人对建筑稳固、国泰民安的祈愿。” 几个月后,新城楼在工人们的汗水中拔地而起,相较于之前,明显焕发着新的生机。而在屋脊正中的那个位置,也就是曾经放置旧宝盒的地方,也放入了一件新的“镇楼之宝”:一块切割平整的汉白玉石。 在石面上,没有什么祈福的图案之类的,只有被清晰刻下的日期:1970年1-3月重建。 信源: 人民网|揭秘69年天安门重建:城楼上曾拆出宝盒 内装辟邪物 北京日报|“华兴”的一封信,天安门城楼开放了! 文|礼想 编辑|萱萱老师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寒烟笼碧水清

寒烟笼碧水清

寒烟笼碧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