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力挺中国,与中方步调一致,在中方宣布9月3日大阅兵后,克宫发表声明,确认二

烟雨朦 2025-07-05 00:27:26

俄罗斯力挺中国,与中方步调一致,在中方宣布9月3日大阅兵后,克宫发表声明,确认二件事:一是普京将破纪录访华4天。二是俄罗斯这次与中方同步,也举办抗日战争80周年活动。 八十年前,苏联坦克碾过东北平原的硝烟尚未散尽,中国战场上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坟茔青草初生;八十年后,普京的专机即将在北京降落,创下俄总统访华时长新纪录。 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织,传递出远超仪式本身的战略信号。 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寒冬,7架苏联伊-16战机突然出现在日军轰炸机群前方。 这些由多贝什、库德莫夫率领的志愿航空队,以寡敌众击落两架日机,自己亦血洒长空。这只是苏联援华的缩影。 整个抗战前期,当西方国家对日绥靖时,苏联向中国输送了1250架战机,2000多名航空志愿兵参战,200多名飞行员永远留在中国土地。 而在东北密林深处,另一场合作悄然展开。 被日军围剿至绝境的东北抗联部队退入苏联整训,最终组建成“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特别旅”。 这些战士接受跳伞、侦察等特训后,成为1945年苏军解放东北的尖刀力量。没有苏联帮助,抗联生存不可想象。 当纳粹兵临莫斯科城下,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加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转战欧洲;国际儿童院的中国少年们挖战壕、救伤员,用稚嫩肩膀扛起反法西斯大旗。 这种用生命互援的纽带,远比纸面盟约更坚韧。 2025年的纪念活动绝非简单怀旧。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宣布9月与中国抗战馆联办“文化艺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特展,同时推出“二战最后一击”展览,直指1945年歼灭日本关东军的“满洲行动”。 俄方说得直白:“联合庆祝旨在反对歪曲历史,反映俄中关系高水平”。矛头直指日本近期篡改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的行径。 王毅外长曾点明核心,中俄创建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21世纪大国相处之道。 此次普京访华行程包括参观军事博物馆、阅兵致辞等安排,既有能源基建的深度捆绑,又保持外交自主性。 当西方质疑中俄“试图改写国际秩序”时,两国纪念活动的主题却始终紧扣“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更深层的协作已在铺展。 普京担任金砖轮值主席国与中国接任上合主席国形成接力,两国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互办文化节、共建“和平的印记”文物征集计划…… 天安门广场的礼炮即将鸣响,普京与中国领导人并立检阅台的画面必将震动世界。 80年前,两国用鲜血证明“背靠背”才能抵御强敌;今天,当美国同时对中俄展开“大国竞争”,不结盟却共担风雨,不对抗却共守底线。

0 阅读:570
烟雨朦

烟雨朦

烟雨朦胧夜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