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宣布,该国已经决定暂停与俄罗斯的所有经济合作,并且拒绝与俄罗斯就一些重大商业协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继续谈判,无疑,这意味着俄罗斯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不排除在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两国在外交层面再次展开行动。
阿塞拜疆此次的决定来得太突然,直接掐断了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要知道,这两国在能源、贸易和运输领域一直有不少交集。 比如,俄罗斯通过阿塞拜疆的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而阿塞拜疆也依赖俄罗斯的市场和基础设施。突然说停就停,显然不是小打小闹。 据报道,阿塞拜疆不仅暂停了现有合作,还明确表示不会再谈几个关键商业项目。这等于给双边关系按下了“暂停键”,甚至可能是“终止键”。 事情的导火索可能与近期的一系列摩擦有关。比如,俄罗斯媒体曾提到,阿塞拜疆逮捕了几名俄罗斯记者,指控他们从事间谍活动。 而阿塞拜疆这边也抱怨,俄罗斯对他们的官员施加了不合理制裁。双方你来我往,火气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这场经济“断交”。 说起阿塞拜疆和俄罗斯的关系,那可是剪不断理还乱。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独立,但俄罗斯一直把高加索地区当作自己的“后院”,想保持影响力。 两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问题上就没少掰扯。2020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打了一场硬仗,俄罗斯虽然表面中立,但暗地里支持亚美尼亚,这让阿塞拜疆心里一直有疙瘩。 再加上能源利益的纠葛,双方关系更是复杂。阿塞拜疆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靠着“南方天然气走廊”等项目,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依赖。 而俄罗斯呢,自然不希望看到阿塞拜疆完全倒向西方,或者跟土耳其走得太近。这种战略上的博弈,早就埋下了今天的隐患。 这次经济合作暂停,表面上是商业问题,其实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首先是地缘政治的角力。阿塞拜疆跟土耳其关系越来越铁,而土耳其和俄罗斯在叙利亚、利比亚等地早就对着干。阿塞拜疆这么一闹,等于间接帮土耳其牵制了俄罗斯。 其次,能源市场也是个大战场。阿塞拜疆近年来加大了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正好撞上了俄罗斯的“北溪”项目受挫。 俄罗斯可能觉得,阿塞拜疆这是趁机抢市场,威胁了自己的能源霸主地位。双方的博弈,已经不只是两国之间的事,而是牵扯到了整个欧洲和中东的能源格局。 还有个不能忽视的点,就是国内压力。阿塞拜疆政府可能想通过强硬态度,向民众展示自己的主权和独立性。而俄罗斯这边,面对西方制裁和经济困境,也需要对外展示强硬姿态,转移内部矛盾。这么一看,双方都有自己的算盘,谁也不肯先低头。 这场冲突对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可不小。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层面。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贸易额虽然不算天文数字,但涉及能源和运输的合作一旦停摆,双方的企业都会受创。 特别是阿塞拜疆,短期内可能会面临物流和市场替代的难题。而俄罗斯这边,失去阿塞拜疆这个过境通道,对它的中亚战略也会造成麻烦。 更麻烦的是外交层面的连锁反应。阿塞拜疆这么一硬,可能会拉近跟西方的距离,尤其是欧盟和美国。欧洲正愁能源多元化,这不正好给了阿塞拜疆机会? 反过来,俄罗斯可能会加大对亚美尼亚的支持,甚至在高加索搞点小动作,给阿塞拜疆上点压力。再往大了说,这事还可能波及中亚和黑海地区。 土耳其、伊朗、甚至中国,都得重新掂量自己在这一带的利益。毕竟,高加索这块地方,地理位置太敏感了,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大浪。 现在的问题是,这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乐观一点看,双方可能冷静下来,找个台阶重新谈判。毕竟,经济上完全脱钩,对谁都没好处。阿塞拜疆需要俄罗斯的市场和技术,俄罗斯也需要阿塞拜疆的能源通道。两边都有退一步的空间。 但悲观一点的话,这可能是长期对峙的开始。如果阿塞拜疆铁了心靠拢西方,或者俄罗斯觉得面子挂不住,矛盾只会越滚越大。不排除双方在外交上再出狠招,比如召回大使、关闭边境,甚至在纳卡问题上再起争端。 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欧盟可能会趁机拉拢阿塞拜疆,美国估计也会插一脚。而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玩家,肯定也不希望高加索乱起来,影响中欧班列的稳定。未来的局势,真是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