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渔夫主动搭载十六名日军渡江,在抵达江中心时,渔夫哈哈大笑转身跳入湍急的江水中。 渔船荡开晨雾,水面泛着微光。 陈根土攥着网绳,抬眼撞见村口腾起的黑烟——日本人进村了。他拽起妻儿跳上船,竹篙一撑便隐入芦苇丛。 此后数月,小船成了浮动的家。 妻儿在岸边生火煮鱼汤,他常盯着湖面发呆。那天枪声骤起,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年轻人被日军追到岸边。陈根土认得那身衣裳,上月正是他们赶走了抢粮的鬼子。 他把船摇过去,扯着嗓子吼:"快上来!" 船太小,得分三次渡人。送完第二批折返时,岸边炸起一团火球。 最后那个圆脸战士拉响了手榴弹,喊声混在硝烟里:"别过来啊!"陈根土攥裂了船桨,木头刺扎进手心。 江水卷着血沫往前淌,也卷着陈根土往深里想:躲能躲到几时?这念头在半个月后有了回声。 十六个日本兵正用刺刀戳弄芦苇丛,想找船过江。陈根土反倒摇着船靠岸,朝挎军刀的军官赔笑:"我送皇军渡河?"转头把篙竿往妻子怀里怼:"带娃下船!" 船头压得几乎贴水。日兵挨着坐,刺刀尖晃悠悠地搭在船帮上。 陈根土摇橹哼起富阳小调,调子糯得像新打的年糕。鬼子跟着拍大腿,有个塌鼻兵还摸出酒壶咂了一口。 船到江心,水流突然打旋。陈根土眼风扫过水下一团青黑色暗影,那礁石像颗发霉的獠牙。 腰背猛然发力,船底"咔嚓"撕裂,江水倒灌如饿虎扑食。有人要拔枪,船却打着转往下沉。 陈根土像条黑鱼似的往深水里一扎,身后噗通声跟下饺子似的。鬼子兵在水里扑腾乱叫,身上的军棉袄浸了水,沉得如同秤砣落水。 多年后,钱塘江支流的老渡口立起块石碑。 刻字描着金,说有个渔民把命押在暗礁上,换了十六杆枪沉底。 县里新修的抗战纪念馆,玻璃柜里摆着半截炭化的船木——这是前年疏浚河道时钩上来的,木头缝里还嵌着半枚生锈的子弹头。 陈根土的孙子陈永生在江边新村开了间鲜鱼铺。去年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拍到,他往纪念馆送鱼时总要指着解说牌念叨:"我爷那张船票,买的是单程。" 店里最显眼处挂着老照片:穿补丁褂子的男人站在船上笑,身后一片白茫茫的水光。 信息来源: 1.《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陈根土事迹展陈说明》 2.浙江在线《富阳抗战纪念馆新获历史文物纪实》 3.抖音用户@渔民老陈永发布视频内容 4.杭州网《钱塘江流域抗战遗址调查报告》
1942年,一渔夫主动搭载十六名日军渡江,在抵达江中心时,渔夫哈哈大笑转身跳入湍
瑶姬舞霓裳
2025-07-07 14:17: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