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汪峰走投无路给黄绮珊打电话:“我有一首歌适合你,标价6000块钱一分

除八没烦恼 2025-07-07 14:35:18

1995年,汪峰走投无路给黄绮珊打电话:“我有一首歌适合你,标价6000块钱一分不能少。”黄绮珊看完歌词立刻下单,没想多年后,黄绮珊的一个举动就让汪峰后悔不已。

话说1995年那会儿,中国乐坛正闹着变革呢,跟个青春期的小伙子似的,一会儿一个样,传统流行乐跟各路新风格那是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可就在这片看似遍地黄金实则步步荆棘的乐土上,追梦的年轻人啊,心里那个苦,比黄连还难嚼。你说这希望吧,它得有个地儿挂着,不然就是场空梦;但有了希望呢,嘿,前方也就亮堂了点。

这不,汪峰同志当年就碰了一鼻子灰,混得那叫一个惨,最后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黄绮珊打了个电话,张口就来:“珊姐,我这儿有首歌,感觉特适合你,价格嘛,一口价六千,少一分咱都不带眨眼的。”黄绮珊一听,嘿,这小伙子挺逗,拿起歌词一看,立马拍板:“成交!”心想,就冲着这股子倔劲儿,这歌指定不俗。

可谁能想到呢,这一笔交易啊,后来愣是成了汪峰心里的一块疙瘩。多年后,黄绮珊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直接让汪峰肠子都悔青了,心想:“我当初咋就那么手快呢,这歌要是留到现在……”哎,人生啊,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你说是不是?汪峰,那小子,酒吧里的常驻唱将,一股子倔强劲儿,为了音乐梦,啥都豁得出去。另一边,黄绮珊,乐坛新星,一首《梦想与希望》唱得人心潮澎湃,一夜之间,名声大噪。你说巧不巧,这俩人的命运轨迹,1995年那会儿,愣是给拧到一块儿去了,起因嘛,就是那首《等待》。

时间轴拨到1995年,北京城的冬天,冷得能冻掉下巴。汪峰,蜷在一间破出租屋里,吉他抱在怀里,眼神里透着那么点儿无奈劲儿。你说这梦想啊,在现实面前,咋就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呢?房租、饭钱,这些个琐碎事儿,跟一座座大山似的,压得他快喘不过气。可这小子,愣是没撂挑子,为啥?他心里明镜似的,音乐,那是他唯一的船票,得靠它渡到梦想的彼岸呐。有那么一个夜晚,汪峰的手指在电话键上跳跃,拨通了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号码——黄绮珊的。电话那头,黄绮珊的声音温柔得像春天的风:“喂,是哪位老友在捣蛋?”

汪峰咽了口唾沫,像是给自己打气:“嘿,是我,汪峰。我这有首歌,感觉就像为你量身定做,不过价钱嘛,得一口价,六千大洋,少一分都不行。”

黄绮珊那头传来轻轻的笑声:“哟,你这小子还学会开价了?作品呢,拿来瞧瞧。”

汪峰一听,立马像打了鸡血,把《等待》的歌词一股脑儿通过传真机送了过去。黄绮珊拿到歌词,那是一字一句地品,就像是品一壶好酒,每一句都戳到了她的心窝子里。她被这首歌里的真感情给拿住了,二话不说,拍板决定:买!

几天后,汪峰的银行账户上多了六千大洋。那一刻,他的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这不仅是对他音乐才华的点赞,更是他继续在音乐路上狂奔的燃料。不过,他心里头却像揣了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总感觉有啥大事儿要发生,就像乌云压顶,虽不明朗,但能感受到那股子沉甸甸的气息。时光匆匆,仿佛眨眼之间,咱们就一脚踏进了1998年的大门。那会儿,黄绮珊靠着《梦想与希望》这首歌,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歌声简直像插上了翅膀,飞遍了全国上下。可正当她的事业红得发紫,跟个大火球似的,她却突然宣布结婚,然后就像晨雾一样,慢慢淡出了乐坛的视线。

本以为婚姻能给她带来长久的甜蜜,结果呢,跟涂惠源那段情,说散就散,给她心里头来了一记重拳。那时候的黄绮珊,就像是丢了魂儿,对生活都没了盼头,甚至动过念头,想把音乐这碗饭也给撂挑子。

但你知道吗?生活这家伙,就爱跟你玩反转。在朋友们的加油打气下,黄绮珊心里那把火,又“噌”地一下烧了起来。她一拍脑门,想起了那首《等待》,心想,就用这首歌,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到了2013年,《我是歌手》的舞台上,黄绮珊又站了上去,这回,她唱的就是《等待》。那歌儿,简直就是她人生的缩影,讲的是一个女人在泥潭里挣扎,还不忘抬头望望梦想的天空。她一开口,全场都静默了,连汪峰在家里看电视,都被感动得差点儿掉眼泪。

汪峰坐在那儿,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啊。他为黄绮珊的成功鼓掌,可心里也有点儿不是滋味。《等待》这首歌,原本是他的心头好,如今却成了别人的招牌菜。他琢磨着,要是当年没把它出手,现在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但话说回来,生活这玩意儿可不玩“假如”。每一步抉择,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汪峰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当年没跟那笔交易搭上钩,说不定他早就跟音乐梦想挥手告别,混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军了。是那六千大洋,愣是给他推上了追梦的快车道。黄绮珊呢,也是借了《等待》这首歌的东风,愣是从迷雾里找回了自个儿,二次登顶音乐界的珠穆朗玛峰。

0 阅读:66
除八没烦恼

除八没烦恼

戴思远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