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海域的军事棋局再落关键一子!日本已与菲律宾正式达成协议,将在2027年将其全部6艘“阿武隈”级护卫舰移交给菲律宾海军,目标直指提升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海上能力。 不同于简单甩卖“退役铁疙瘩”,这套移交方案相当“贴心”:由于全部“阿武隈”级需待到2027年才会从日本海上自卫队(海自)完全退役,菲律宾海军得以抢占先机。从今年夏天开始,菲方人员就将前赴日本,对这型即将易主的战舰进行为期两年的深度观察、熟悉与实操训练。 精心谋划的节奏感是此案的核心:当最后一艘“阿武隈”在日本海自宣告退役之际,菲律宾海军将即刻上舰接收——这便是所谓“热舰交付”。这意味着舰船动力、系统甚至设备都处于可立即启动状态,菲海军无需经历漫长的重新部署周期,移交即战力,无缝衔接。 即将换装的“阿武隈”级,是日本海自地方部队的主力护卫舰,于1989年至1993年间陆续服役,包含以下六舰: “阿武隈”(DE-229) “神通”(DE-230) “大淀”(DE-231) “川内”(DE-232) “筑摩”(DE-233) “利根”(DE-234)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舰名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印记。前四艘(阿武隈、神通、大淀、川内)沿用了旧日本帝国海军二战时期轻巡洋舰的舰名,而后两艘(筑摩、利根)则延续了旧日本帝国海军重巡洋舰的舰名。昔日的殖民侵略工具之名,如今复刻于即将部署在南海争议区域的战舰之上,其象征意义耐人寻味。 这单军售远超二手装备的简单转让。它是日菲深化安全合作、应对所谓“共同关切”的实质性举措。6艘具备实战能力的护卫舰的加入,虽不至于颠覆区域力量天平,却显著增强了菲律宾在关键水域的持续存在和对抗资本,其针对性不言而喻。两国的战略协调与装备代际接力,正以这套“阿武隈”交接方案,清晰投射于波涛暗涌的南中国海。
1944年,一架从成都起飞的B-29轰炸机炸完日本后,迫降在苏联远东海参崴机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