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贾玲拨通冯巩的电话说:“师父,我拍电影,想请您客串一下,给您30万片酬,

谛听骨鱼 2025-07-07 15:09:50

有一回,贾玲拨通冯巩的电话说:“师父,我拍电影,想请您客串一下,给您30万片酬,您看行不?”冯巩一听,当时就沉下嗓子:“你这孩子,说话咋这么见外!”

贾玲看着手头有限的资金,心里挺纠结。拍电影特别烧钱,师父是演艺圈大腕,给多了她拿不出,给少了又觉得不合适。思来想去,她才定下30万片酬,想以此请师父在电影里露个镜头。

可冯巩听完她的请求,似乎有些生气。贾玲不好意思地说:“师父,我知道这钱不算多,要是后期资金宽裕,我肯定给您加。”

冯巩说道:“你跟着我这么多年了,咱俩谈什么钱呢。我是你师父,出场帮衬一下能怎样,你把钱留着用在更关键的地方。”

师父这番话,让贾玲心里暖乎乎的。她坐在沙发上,又和师父聊了几句。结束通话后,贾玲不禁回想起这些年师父对自己的种种照顾。

在过去,女人说相声小品,很容易遭人笑话。舞台上大多是男演员,没几个女演员能像她们这样放得开。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娱乐活动越来越多,看小品相声的人也少了。所以毕业后,姐姐给贾玲打来电话:“回老家吧,我给你找了个工作,一个月三千块呢!”

三千块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工资了,更何况在老家有住的地方,不用租房,又能省下一大笔钱。姐姐在电话里给她仔细盘算着,工作不用加班,每个月能存两千块,活儿少环境又简单,好多人想干还干不上呢。

“姐,不行啊。我学了这么多年,就想试试,不然不就白学了嘛。”不管姐姐说得如何天花乱坠,都没能打动贾玲,她铁了心不想回家,就想在北京尝试一下。

姐姐劝道:“你在北京,光租房最低就得大几百,更别说吃喝穿了。你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找到,怎么生活呀?听姐的话,赶紧回来吧。”

贾玲知道,自己说什么姐姐都听不进去。无奈之下,她拨通了师父冯巩的电话,希望师父能帮她跟姐姐说说情。贾玲表明自己就想留在北京试一试的决心后,冯巩二话不说,就帮她在姐姐面前说话,还保证会照顾好贾玲这个徒弟。

贾玲没想到师父这么豪爽仗义。要知道,平日里除了课堂交流,他们师徒间联系并不多。可关键时刻,师父却全力支持她坚持下去。

从那以后,冯巩带着贾玲和其他徒弟四处演出。只要他有演出机会,就会带上徒弟们,哪怕是公益表演没有报酬,他也自掏腰包补贴徒弟。

贾玲租的房子又破又偏,冯巩看了十分心疼。演出费用大多都是他自己掏钱给徒弟们。当其他新人只能拿到三四百块时,他的徒弟们从他这儿能分到三四千。冯巩一心希望徒弟们能在喜剧道路上走得更远,将小品喜剧传承发展,从未想过从徒弟们身上获取什么。就连贾玲有次得奖感谢他时,提了他一句,冯巩都特意让人把这段给删掉。

这所有的一切,贾玲都深深记在心里。等她出名后,始终牢记师父的教诲。当她积累了足够资源,能实现自己心中梦想——拍电影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师父。

师徒之间,哪有那么多金钱利益的计较。要是冯巩想赚钱,当年就不会带着徒弟们免费演出,自己还往里搭钱。如今看到贾玲要拍电影,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开口索要高额片酬呢。

虽然冯巩在电影里只是短暂露了个面,但他一出场,就让观众们乐开了花。尤其是他说出那标志性的台词时,让人仿佛又回到了春晚舞台。

如今,贾玲成名已经好些年,不再是当年跟在师父身后的小徒弟。她在娱乐圈独自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一路走来,争议不断,尤其是她拍的电影,引发了很多讨论。但不管外界是夸赞还是批判,贾玲都专注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做真实的自己,绝不给师父丢脸。

0 阅读:56
谛听骨鱼

谛听骨鱼

焦文博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