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突袭也门胡塞武装。20 架战机对三大港口狂轰 20 次,50 多枚弹药倾泻而下。但作为胡塞背后的支持者,伊朗全程沉默,竟未发一言。 此次袭击目标明确,荷台达港、伊萨角港、萨利夫港这三大港口,还有卡提卜中央发电站,都成了攻击对象。以色列国防军累计投掷了 50 多枚弹药,对这些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轰炸次数超过 20 次。 从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空袭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荷台达港是也门重要的物资运输港口,在袭击后,港口的正常运作陷入了混乱,大量的物资运输被迫中断。 伊萨角港和萨利夫港的基础设施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港口的部分功能暂时无法使用。卡提卜中央发电站被袭击后,当地的电力供应出现问题,部分地区陷入了停电状态,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胡塞武装在袭击发生后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通过当地的媒体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这次袭击是 “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胡塞武装表示,他们不会容忍这种侵略,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不过,截至目前,胡塞武装还没有公布具体的报复计划。 在这次事件中,伊朗的态度显得十分耐人寻味。作为胡塞武装的重要支持者,伊朗在以色列发动袭击后,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政府的相关发言人,都没有针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这种 “一声不吭” 的态度,让外界对伊朗的想法产生了诸多猜测。 那么,以色列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对胡塞武装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袭击呢?分析认为,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从战略布局来看,近年来胡塞武装在也门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得到了伊朗的支持。胡塞武装多次对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发动袭击,还对红海的航运安全构成了威胁。 以色列认为,胡塞武装的这些行为间接对自己的安全造成了影响,所以选择主动出击,希望通过打击胡塞武装的关键设施,削弱其势力。 另外,以色列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一直都在持续。伊朗通过支持像胡塞武装这样的代理人,在中东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以色列则一直试图遏制伊朗的势力扩张,这次对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和发电站进行袭击,也可以看作是以色列对伊朗的一种警告,表明自己不会坐视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际社会对这次袭击事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公开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以免给中东地区的稳定带来更大的冲击。 一些阿拉伯国家则对以色列的袭击行为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军事行动只会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中东地区的局势本就复杂敏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以色列对胡塞武装的这次袭击,无疑是在本就不平静的局势中又添了一把火。
也门胡塞武装迫使以色列战机仓皇逃窜。综合多条信息来源,周日晚上,以军战机对也门三
【9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