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铁砸玻璃的处理结果很适宜,小伙子确实好样的,但不能表扬,批评教育这个分寸感刚刚好,首先请看广铁的通报:车里头当时的情况确实难受,又热又闷,老人小孩尤其遭罪,但这难受劲,是慢慢来的,你能看见,而且开开窗、给点水喝,好歹能缓缓,属于能管住的风险。列车长让大家开窗透气、把水集中起来分、拼命打电话喊救援、调来几千瓶水粥,就是在对付这个;车外头,大晚上,乌漆嘛黑啥也看不见,车门离地一米五多高。这要是开了门:摔下去就不是小事!想想看,大家在车里闷得快炸了,突然门一开,凉风一吹,那感觉多爽?肯定有人不管不顾就想往外冲!车门就那么窄,一窝蜂挤过去,踩踏分分钟的事儿。只要有一两个“愣头青”带头往下跳,后头指不定多少人跟着,根本拦不住!就车外的情况,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 这个时候,列车长采取了保守的做法,因为铁路应急的头号规矩就是:别让事态恶化,别出二次伤害!所以锁门是必须的。他的一系列指令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将各车厢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集中水源供给乘客,并打电话摇人求助,然后调配了2000多瓶八宝粥、矿泉水,摇来了10辆120救护车,这个应急处置已经是能把风险压到最低的最好办法了。如果列车能提在砸窗前开启,列车长及班组绝对受表扬。 这里着重说说为什么对砸玻璃的小伙子“批评教育”这个度刚刚好? 首先小伙子看大家难受,想帮忙,这份热心肠没得说,是“好样的”,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是很容易引起破窗效应,你能砸,我能不能砸?如果这次表扬,下次怎么办?停3个小时砸玻璃受表扬,2个小时呢?1个小时呢?这种示范效应是绝对要制止的。 火车上安全靠的就是听指挥、守程序。谁都能急眼了砸玻璃,那以后出事还得了?批评是让大家知道,这行为是错的,具体又没抓起来或者罚钱,就照顾了大家对他“好心办坏事”的那点理解,两边都说得过去。 列车组顶住压力守住了底线,小伙子心是好心但办了险事,广铁的处理不偏不倚,体现了“安全第一”
太不应该!K1373客运列车遇到状况停车约3小时,当时车上闷热难受,一小伙忍受不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