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了1000多天, 三年前,中国所做的判断,如今终于被美国人所理解:世界上,唯有中国这个“局外人”因未参与俄乌冲突,最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之所以能稳坐钓鱼台,关键在于坚持“不选边站队、两头做生意”的策略——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又继续与乌克兰开展粮食和农产品贸易。因为没有被卷入战争,中国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身的发展上。 反观美国,早早就投入战局,对乌克兰大力支援,三年累计援助金额高达1550亿美元。与此同时,原本计划在亚太部署的反导系统被削减了40%,关岛的防御项目也被迫推迟两年。 更糟的是,国内政党斗争持续升级,共和党频频以“断援乌克兰”为由卡住政府预算,2024年美军甚至两次险些发不出工资。等到2025年台海局势趋紧,第七舰队可用的驱逐舰比2021年减少了17艘,最终只能让航母超期部署超过200天来勉强支撑局面,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外强中干”状态。 过去三年,中国的产业链升级早已甩美国几条街。而美国却为了生产援乌弹药,不得不重启冷战时期的老旧产线,制造成本暴涨45%,连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也受到冲击。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结果引发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已有38个国家加入其中。可谓是“一场战争,失半壁江山”。美国的问题,在于到处插手,却什么都没真正掌控。 当美俄还在战场上比拼火力时,中国早已在商场上比拼产能;当西方国家因援乌分歧不断,中国已经在实验室里专注科研攻关。 这场拉锯战再次证明,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个在战场上消耗最多的,而是那个能坚持自己节奏、把时间转化为战略优势的。归根结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对此,你怎么看?
一针见血,一剑封喉!立陶宛一位学者表示:“欧洲比俄罗斯更具价值”,并希望听听中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