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乌克兰军援政策真是反复无常!
表面喊着"美国优先",实则是被军工集团和选举利益牵着鼻子走。这场政治秀背后藏着三个不能明说的算计:
首先,军火商才是真正的话事人。洛马、雷神这些军火巨头靠着俄乌战争发了横财,但7月暂停军援让他们股价大跌。特朗普突然改口恢复供武,说白了就是给金主爸爸们吃定心丸——毕竟这些军工集团给共和党捐了60%的竞选资金。
其次,美国的小算盘打不响了。特朗普原本想学冷战那套“东西德分治”,让乌克兰割东部四州求和。但俄军最近在哈尔科夫打得乌军节节败退,这招根本行不通。乌克兰自身也不愿意。而欧洲盟友又靠不住,他们的炮弹产能根本不足,最后还是得美国自己下场。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双标"表演。一边骂拜登"掏空美国国库",一边偷偷和乌克兰签稀土开采协议——原来军援是要用矿产开采权来换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军自己的炮弹库存都快见底了,还要硬着头皮继续送。
而这种首鼠两端的政策,那是害苦了乌克兰。"爱国者"导弹到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乌军每天要打5000-6000发炮弹,而美国一个月才能造10万发。俄军趁机加大攻势,如今已经包围了库拉霍沃。最惨的是泽连斯基,现在打也不是谈也不是,完全被美国弄得骑虎难下。
说到底,特朗普是既要军火商的政治献金,又要选民的支持票,还惦记着乌克兰的矿产资源。这种左右脑互搏、精分式的援助政策,除了让军火商数钱数到手软、让乌克兰士兵白白送死,根本改变不了战场局势,买单的,只能是乌克兰老百姓的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