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

知韫悦读书智慧 2025-07-08 15:58:30
在法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夏多布里昂是一颗让人无法移开视线的耀眼星辰。 . 作为文学家,他以《阿达拉》《勒内》开启浪漫主义文学的大门,被誉为浪漫运动的开拓者。 . 作为政论家,他深陷王朝复辟的zheng治漩涡,亲历旧秩序的崩塌与zi本主义的崛起。 . 凭借《基du教真谛》,他构建起极具影响力的zong教思想体系,将信仰化作文字的圣殿。 . 而作为流亡贵族与战士,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坚韧与勇气。 . 多重身份的交织与碰撞,让夏多布里昂成为一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独特存在:他贫穷却拥有精神的富矿,强大时能搅动王朝风云,懦弱时尽显忧伤和孤独,他说自己既幸福又悲惨,是勇于投身时代浪潮的行动家,也是凝视内心的思想家。 . 从1811年至1846年,夏多布里昂用36年时间雕琢出这部166万字的鸿篇巨制——《墓畔回忆录》。这部被作者自喻为 “用骸骨和废墟建造的大厦”,不仅是他个人横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史诗,更是一部描绘了zong教、zheng治、经济、文化万象的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全景画卷。 . 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第一卷中对童年与青年时代的追忆。一句 “我出生刚几个小时,时间的重负已经标记在我脸上了”,带着宿命般的苍凉,瞬间撕开岁月的帷幕。 初临人世的冷遇、母亲难以捉摸的性情、乳母无私的溺爱、父亲角色的缺失……“海浪、风暴、孤独是我最早的导师”——正是这苍茫、粗粝又充满力量的童年底色,锻造了他骨子里的自尊、坚韧与不熄的热情,支撑他日后在文学、政治、宗教等诸多领域笔耕不辍(常每日写作十多个小时)。 . 翻阅这部回忆录,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夏多布里昂的人生轨迹,更是他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与感悟。他用真挚浪漫的笔触将个人际遇升华为对时代洪流、人性幽微与存在意义的深思(关于贫富不均、平均主义、世界大同等问题思考非常深刻),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细腻情感融为一体。 . 🎈一些书摘: 厄运有它的严酷,也有它的温情。 真正的幸福是并不昂贵的;如果昂贵,那就不是真正的幸福了。 我们的生命是如此虚妄,它仅仅是我们的记忆的倒影。 我们始终会有一段时间,不能享有今天享有的东西;我们始终有一段时间,失去我们曾经享有的东西。人类没有一贯的、始终如一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一段段接驳起来的,而这是他们的悲哀。 灵魂的崇高和财富的巨大并不使我望而生畏。我钦佩前者,但并不被它压倒;后者令我怜悯,而不是尊敬。

0 阅读:0
知韫悦读书智慧

知韫悦读书智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