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舰开放日,一位91岁老人没抢到票,掏出一枚泛黄胸章对卫兵说:“我怕这辈子再也上不去了。”卫兵凝视着胸章上的字迹,突然抬手敬礼,舰上军官疾步赶来,年轻水兵列队迎接:老兵,回家了! 在2025年沂蒙山舰开放日的喧嚣中,一位91岁的老人站在码头边,未能抢到参观票的他从布包中掏出一枚泛黄的胸章,递给卫兵时声音颤抖:“我怕这辈子再也上不去了。”卫兵凝视胸章上的字迹,肃然敬礼,舰上军官闻讯赶来,水兵列队迎接。这枚胸章为何有如此分量?它背后藏着怎样一段岁月?这艘军舰又如何成为老人一生的牵挂? 2025年4月22日,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码头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活动。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071型船坞登陆舰——沂蒙山舰,舷号988,向公众开放参观。这艘现代化战舰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闻名,同时也承载着海军的光荣传统。开放日消息一经发布,线上预约门票迅速告罄,现场排队人数众多,市民和游客热情高涨,码头成为当日最热闹的焦点。 在这人群中,91岁的邓石显得格外不起眼。他没有票,却带着一枚珍藏多年的胸章来到码头。这枚胸章是他1953年登上老一代沂蒙山舰时的身份标志。邓石出生于1934年,19岁参军,成为那艘老旧登陆舰上的见习机电长。那时的沂蒙山舰条件简陋,技术落后,但他和战友们凭着信念坚守岗位。1955年,他随舰参与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在机电舱负责保障动力供应,为战斗胜利贡献了力量。退役后,他将这枚胸章带回家乡,从此开始了平凡的生活。 岁月流逝,邓石渐渐老去,但对沂蒙山舰的记忆从未淡去。2025年,他从电视上得知新沂蒙山舰将开放参观的消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身体虚弱,行动不便,他仍决定前往上海,只为再看一眼那艘承载他青春的军舰。然而,门票预约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他未能如愿,只能带着胸章来到码头,寄希望于这枚小小的物件能帮他圆梦。 在码头安检区外,邓石将胸章递给了一名执勤水兵。胸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沂蒙山舰”的字迹虽已模糊,却依然可辨。水兵查看后肃然起敬,立即报告上级。舰上军官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到,经过核实,确认邓石是老一代沂蒙山舰的退役船员。这枚胸章不仅是他的身份证明,更是他与军舰之间深厚情感的见证。军官当即决定,破例允许邓石登舰,并安排水兵列队迎接,以示对老兵的尊重。 登上新沂蒙山舰后,邓石在舰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甲板和机电舱等地。新舰的现代化设施让他感慨万千,与他当年服役时的艰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他了解到,这艘新舰不仅技术先进,还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参观过程中,他回忆起自己在老舰上的岁月,那些在高温和噪音中坚守岗位的日子历历在目。他对年轻的水兵们说,当年他们以有限的条件完成任务,今天的海军则以更强的实力守护国家。 参观结束后,水兵们在甲板上列队,向邓石致以军礼。他虽年迈,仍努力挺直身体回礼,这一幕成为开放日中最动人的瞬间。两天后,海军派人来到邓石家中,送上一本纪念相册,里面记录了沂蒙山舰从老舰到新舰的发展历程。这份礼物不仅是对他军旅生涯的肯定,也让他感受到国家和军队的关怀。邓石翻看相册时,目光停留在新舰的照片上,低声说道:“你们干得不错。”这句话是对新一代海军的认可,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邓石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无数老兵经历的缩影。那一代军人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奠定了基础,他们的付出为今天的繁荣提供了保障。新旧两代沂蒙山舰,见证了中国海军从弱到强的转变,也连接起不同时代的军人精神。邓石的胸章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它提醒人们,和平与强大来之不易,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 邓石老人的经历让人动容,那枚泛黄的胸章不仅是他个人的记忆,也是国家崛起的见证。您是否也有关于亲人或朋友的感人故事?或许是老兵的坚守,或许是家族的传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缅怀历史,致敬英雄。
杜妈新动态曝光!大药房家属院老人说真话?!大药房家属院一个70多岁的老人说: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