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力部部长曾在演讲中表示:外资教会我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该让印度制造登场了!而印度的特高压技术,是我们的企业出钱把印度的200位工程师接到国内,手把手教的!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有时候啊,这“渔”教出去了,对方却未必真能靠自己吃饱饭。 先说这特高压技术,它可是电力输送的“高速公路”,能把电从几千公里外的发电厂稳稳当当送到大城市,咱们国家花了20年时间,砸进去无数人力物力,才把这技术吃透,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 可印度呢?他们自己承认,特高压技术是靠外资“教会”的,这话不假,就像特变电工早在2012年就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了特高压变压器基地,把765千伏的技术带过去,还把印度工程师接到中国培训,连工厂的设备、流程都是咱手把手教的。 还有保变电气,在印度辛辛苦苦干了13年,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师,结果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亏损退出,技术直接被印度企业接手了。 你说这算什么?这就好比咱们辛辛苦苦干农活,把种子、农具都给了邻居,自己累得够呛,邻居却拿着收成到处说“这是我自己种的”。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印度到底学到了多少真本事?搜索资料里说得明白,咱们中国企业在印度主要搞的是750千伏及以下的技术,真正的1000千伏特高压核心技术,比如智能电网控制、高端设备制造,还牢牢攥在咱们手里。 就像印度建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那是日立ABB帮忙建的,他们的技术是从欧洲来的,印度电力部长说“掌握特高压”,其实也就是会开个车,可发动机怎么造、油路电路怎么修,他们根本没摸着门儿。 再说印度现在喊的“印度制造”,这口号挺响亮,可实际情况呢?他们的制造业还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组装阶段,手机代工才占全球14%,高端钢材、芯片这些关键东西都得进口。 就说特高压吧,印度想靠自己建海底电缆向中东出口电力,计划投资9万亿卢比,可业内专家都摇头,说这项目能不能落地都是个问题。 为啥?技术不行、资金不够、政策还不稳定,你想啊,连高铁项目从2015年拖到现在都没完工,特高压这么复杂的工程,他们能行吗? 这里面还有个让人心里不舒服的事儿,咱们中国企业去印度投资,本来是想合作共赢,可印度的政策一会儿一变,就说保变电气吧,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培养了人才、建好了工厂,结果因为当地电力需求萎缩、政治关系紧张,最后只能低价转让股权,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更可气的是,那些被咱们培训出来的工程师,好多都跳槽到印度本土企业,反过来和咱们竞争,这就好比你教徒弟手艺,徒弟学会了就把师傅踢开,自己另立山头,你说憋屈不憋屈? 但咱们也得客观看,印度想发展自己的电力产业,这没错,可发展不是喊口号,得实实在在地投入、踏踏实实地积累。 咱们中国当年搞特高压的时候,从设备研发到线路建设,哪个环节不是咬着牙挺过来的?印度呢,既想享受外资的技术和资金,又想搞“印度优先”,这就有点贪心了。 就像他们的“自给印度”政策,表面上是要自力更生,实际上却是筑起贸易壁垒,限制外资,结果把自己的产业链搞得七零八落。 说到底,技术这东西,靠别人教只能学个皮毛,真本事还得自己练,印度要是真想在特高压领域站稳脚跟,就得像咱们中国一样,沉下心来搞研发、补短板,光靠外资输血,永远成不了气候。 咱们中国企业也得长点心,在国际合作中得把核心技术攥紧了,别再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傻事,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市场上,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才有话语权。 现在回头看印度电力部长的话,咱们得一笑了之,他说“印度制造登场”,咱们就当是个笑话听听,真要比技术、比实力,咱们中国的特高压电网就像一条巨龙,横跨东西、纵贯南北,那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 至于印度,他们还在学走路呢,能不能走好、走稳,那就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咱们啊,还是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发展上,让那些眼红的人慢慢追吧!
印度电力部部长曾在演讲中表示:外资教会我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该让印度制造登场了!而
国际热点溯源
2025-07-09 01:25: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