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再次制裁5家中企,一看数据,我笑了
当地时间7月8日,泽连斯基再次宣布,制裁5家中国企业,措施为:冻结在境内资产、吊销执照、取消正式访问、禁止转让知识产权产品、中止贸易协定、文化交流、科学合作、取消所有乌克兰国家奖项。
不过仔细看数据,会让人一下子忍不住笑出声。泽连斯基制裁的5家企业中,只有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和一家精密仪器零件制造商有很少的对乌克兰业务——机械制造企业2024年对乌销售额为92万美元,不足年营收0.3%,零件商2024年对乌业务占比为0.07%(数据均来自企业自身年报),其他三家企业并没有涉及乌克兰市场的公开业务记录。五家企业加一起的对乌业务总量也不足2024年中乌贸易额0.15%。因此,这份制裁实际上是政治表演>实际伤害,精准打击了一面空气靶。
在此前已经制裁中企后,泽连斯基再次发起制裁,主要目的应该是三个:
首先是对美递交“投名状”,用制裁中企的配套“反华表演”,换取美国重新放行对乌军援。
其次是转移国内矛盾,制造“外部敌人”,转移国内对战线溃败、扩大征兵等的不满,并将战事不利归咎于“中国援俄”,掩盖战略失误。
第三是配合西方炒作“中国军工援俄”的谣言。尽管乌方始终无法提供证据,但由于前两天乌军声称在无人机里发现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于是就选择以后续制裁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