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同学聚会,我因为临时有事没去成,结果躲过一劫!谁能想到,原本群里天天喊着“不

寸寸玩 2025-07-09 13:15:13
一场同学聚会,我因为临时有事没去成,结果躲过一劫!谁能想到,原本群里天天喊着“不醉不归”的那帮人,现在全蔫了。 聚会前半个月,班长在群里发消息时,大家的热情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必须喝到位!”“当年没拼过的酒,这次补上!”就连平时最沉默的老周都冒泡说要表演“深水炸弹三连击”。我本打算带着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女儿去见见世面,可临出发前,女儿突然发起高烧,只能临时取消行程。 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刷朋友圈,发现满屏都是救护车和警车闪烁的蓝光。班长的头像变成了黑白,配文只有四个字:“对不起大家”。再点开班级群,消息999+,爬楼看完才惊出一身冷汗——聚会当晚,有人在酒桌上提议玩“车轮战”,一瓶白酒轮着吹,谁先撂倒谁丢人。平时滴酒不沾的文艺委员,被众人起哄着灌了半杯,当场抽搐昏迷。 更要命的是,散场时几个喝高的同学非要开车送其他人。体育委员抢过方向盘,嘴里嚷嚷着“我当年可是秋名山车神”,结果在转弯处撞上了大货车。救护车赶到时,副驾驶的学习委员已经没了呼吸。消息传开,群里瞬间死寂,只有零星的哭泣表情在屏幕上跳动。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被各种消息轰炸。死者家属在群里讨说法,有人质疑组织者没尽到责任,有人翻出聚餐时的聊天记录,指责劝酒的人“杀人不见血”。最讽刺的是,几个在酒桌上喊得最凶的同学,此刻开始互相推诿责任。“我就说了句玩笑话,谁让他这么较真?”“他自己要逞强,关我什么事?” 我看着这些消息,心里一阵发寒。想起高中时,文艺委员总在课间给我们朗诵诗歌,学习委员经常熬夜帮大家补习功课。曾经那么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一场失控的聚会永远定格了。更让我难受的是,原本亲密的同学关系,如今被官司和指责撕扯得支离破碎。 一个月后,我去医院看望还在昏迷的文艺委员。病房里,她的父母头发全白了,拉着我的手哭诉:“孩子从小滴酒不沾,怎么就......”走廊里,几个同学正在和律师争吵赔偿问题,声音尖锐得像刀子。曾经说着“一辈子的友谊”的人们,现在连眼神交汇都充满戒备。 这场风波还远未结束。体育委员因酒驾致人死亡被刑拘,班长作为组织者被告上法庭,其他参与劝酒的同学也面临连带责任。群里开始流传各种录音和聊天截图,有人为了脱责,甚至不惜曝光同学的隐私。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群,如今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偶尔翻到以前的班级相册,看着照片里大家青涩的笑脸,恍如隔世。那时候,我们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在教室里偷吃零食,谁犯错了全班一起扛。可现在,一场聚会却让二十年的情谊分崩离析。 半年后,文艺委员终于醒了过来,但落下了终身残疾。在她出院那天,我去帮忙收拾东西。病房外,几个同学远远站着,谁也不敢上前。她望着窗外,轻声说:“其实那天我真的不想喝,可大家都在起哄,我怕扫了兴......” 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后来女儿学校组织活动,我总会反复叮嘱她:“任何让你不舒服的要求,一定要勇敢说‘不’。真正的朋友,不会用‘扫兴’来绑架你。”而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班级群,再也没人发过消息,静静躺在我的列表里,像一块结了痂的伤疤。 有时路过当年的高中,看着操场上嬉笑的学生,我总会想起那个永远回不来的夜晚。原来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些“热闹”真的要学会拒绝,有些“面子”远没有生命珍贵。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不醉不归”,最终成了扎在每个人心里的刺,提醒着我们:有些狂欢,是要用血泪来买单的。
0 阅读:114
寸寸玩

寸寸玩

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