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年,戚继光在外偷偷纳了3个小妾,并生了5个儿子,妻子王氏得知后,抄起一把长刀就向外冲去,跑到威继光门前,一脚踹开房门,大声说道:“今天我非杀了你不可!” “你胆敢养外室!”1561年的一个深夜,戚继光的军营前,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宁静。只见一位女子手提长刀,杀气腾腾地冲向主帅大帐,一脚踹开房门。 这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戚继光的正妻王氏。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戚将军,此刻面对妻子的怒火竟手足无措。 1544年,17岁的戚继光迎娶王氏时,这位新娘就已经以武艺高强、性格刚毅著称。婚后,王氏不仅是贤内助,更是戚继光军事生涯的重要支持者。在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时,王氏亲自参与训练,教授士兵使用狼筅等特殊兵器。 "我妻非寻常妇人,乃巾帼英雄也。"戚继光曾如此评价自己的妻子。确实,在戚继光抗倭的岁月里,王氏多次随军出征,甚至亲自上阵杀敌。她发明的"鸳鸯阵"改良版,大大提升了戚家军的战斗力。这样一位刚烈女子,怎能容忍丈夫背着自己纳妾生子? 事实上,戚继光纳妾有其苦衷。他与王氏结婚十余年,始终未有子嗣。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明代,这给戚继光带来了巨大压力。更关键的是,作为朝廷重臣,若无子嗣继承,他苦心经营的戚家军体系可能后继无人。 戚继光的三位妾室,都出身低微:陈氏是军营附近的农家女,沈氏是阵亡将士的遗孀,杨氏则是被倭寇掳掠后获救的女子。她们所生的五个儿子,后来都被戚继光培养成了优秀的将领,在万历战争中立下战功。 当王氏得知丈夫不仅纳妾,还生了五个儿子时,她的愤怒可想而知。她抄起一把倭刀就冲向戚继光的住处,当时在场的幕僚徐渭,在《徐文长文集》中回忆:"夫人持刀入,声色俱厉,众皆骇散。" 面对妻子的怒火,威震东南的戚将军竟然吓得躲到了床底下。这段趣事后来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谈资,甚至被改编成戏曲《戚夫人闹营》。 这场风波最终以王氏的妥协告终。她勉强接受了丈夫的妾室和庶子,但立下三条家规:一是妾室不得入正室,二是庶子必须由她亲自教养,三是戚继光必须写下保证书,永不再纳新妾。 令人玩味的是,王氏后来对这些庶子视如己出。她亲自教授他们武艺和兵法,将他们培养成了戚家军的骨干力量。长子戚祚国后来官至总兵,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次子戚昌国镇守东南海防,延续了父亲的抗倭事业。 这场风波并未影响戚继光的军事成就。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率领戚家军取得了台州大捷、仙游大捷等一系列胜利,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而王氏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共同书写了这段抗倭传奇。 信息来源: 《明史》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1561年,戚继光在外偷偷纳了3个小妾,并生了5个儿子,妻子王氏得知后,抄起一把
南风意史册
2025-07-09 18:48: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