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华为、清华大学、中汽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个智驾技术白皮书。 华为是唯一参与的

温婉柔情醉 2025-07-09 21:32:14

这几天华为、清华大学、中汽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个智驾技术白皮书。 华为是唯一参与的车企技术方,凭什么后面聊!这份白皮书来的很是时候,现在正处于L3前夕,需要行业标准来定义到底什么是L3,第二个是现在行业宣传营销智驾太泛滥了,连L4都出来了,有了标准也可以引导行业到正确的轨迹发展。 这个应该是目前,智能驾驶产业比较清晰的标准。 其中白皮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有激光雷达不等于有高阶辅助驾驶,但没有激光雷达更不行。 怎么理解,有激光雷达,如果说其他方面跟不上,比如算法,算力不行,那激光雷达可能就是个摆设。 用手机领域的话说就是,参数不等于体验,有点像手机上的凑数镜头。 看起来很唬人,但实际拍照就很拉胯。 为什么没有激光雷达又不行呢?因为激光雷达的信息比摄像头的信息更丰富更细节,也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这就让车有安全冗余。 怎么理解,就好比小朋友学走路,正常路段我看着它走就好了,但是我一旦发现,它快要摔倒了,我扶他一把。这个就是安全冗余,我给它兜底了。 简单来说,激光雷达很重要。 现在还在使用纯视觉方案的,应该会根据标准调整成多传感器融合,成行业共识。或者是说,雷达会成为L3的标配,不管是加激光雷达还是4D毫米波雷达。 恰巧,最近有国外网友拍到了特斯拉的测试车队,安装了激光雷达。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争论了这么久的智能驾驶路线,我想有了这份行业白皮书,基本可以确定,在国内融合感知才是未来!这也是华为一直倡导一直坚持的路线,可见华为的眼光是有多超前。 华为凭什么能定义行业标准呢,为什么有这么超前的眼光呢。 主要还是华为在这个领域的深入投入,做到了全栈自研,让他提前看到了未来。 芯片 - 传感器 - 算法 - 云服务,都是自研,形成了自己的闭环技术体系。 芯片用是自主研发昇腾系列 AI 芯片(如昇腾 610、910B),并集成于 MDC(Mobile Data Center)计算平台。 传感器有自研激光雷达(如 192 线车规级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类型传感器。 算法这块有自研的 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障碍物检测网络和 PDP(Prediction and Decision Planning)预测决策规控网络,能实现 3D 立体空间感知与拟人化决策。 还有云端的世界引擎,模拟比真实世界还真实的场景来训练自动驾驶,关键是云端的芯片也是用的自家的鲲鹏芯片。 包括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World Action Model)能够模拟人的驾驶行为,实现更类人的驾驶逻辑。 另外,随着鸿蒙智行这些年车卖的越来越多,华为也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打下来了,尚界带激光雷达车型,价格在20万以内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了。#有激光雷达不等于有高阶辅助驾驶# #白皮书点破智驾营销乱象#

0 阅读:5
温婉柔情醉

温婉柔情醉

退堂鼓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