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跟妻子说:“氢弹爆炸成功,咱们买一只烤鸭庆祝庆祝吧?”妻子说:“哎呀!氢弹爆炸跟咱们有啥关系,哪有钱买烤鸭。”于敏默不作声,从衣服兜里掏出一沓钱来给妻子。[666] 1967年6月17日下午,新疆罗布泊传来氢弹试验成功的消息。三天后,于敏从基地回到北京家中,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刚发的工资,让妻子孙玉芹买只烤鸭庆祝一下。 孙玉芹没有接钱,而是用一块旧手绢轻轻盖在那沓钞票上,氢弹爆炸跟咱们有啥关系?还是留着过日子吧。 于敏的月工资是120元,在1967年算不错的收入。但这笔钱要养活一大家子:父母、岳父母,还有三个孩子,总共7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当时全聚德的烤鸭一只要3.2元,还得搭上半斤肉票。这钱够孩子们吃半个月的,怎么能为了庆祝就花掉?更何况,家里还欠着布票没还,老家的父母也在等着接济。 从1961年开始,他就进入了保密状态,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具体在做什么。孙玉芹只知道丈夫经常出差,一走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事全靠她一个人扛着。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孙玉芹凌晨4点就起床排队买高价粮。于敏深夜回家时,厨房里总有一盏灯亮着,煤炉上温着野菜粥。邻居们都知道,于敏家的日子过得不容易,孙玉芹的棉袄袖口都磨得发亮了,却舍不得买新的。 氢弹成功后,国家给攻关团队发了集体奖金,总共2000元,100个人分。于敏没有拿自己那份,而是在党费缴纳记录上多写了20元。 其实孙玉芹心里明白,丈夫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她经常看到于敏半夜还在书房里算数据,满桌子都是密密麻麻的公式。 有时候于敏工作到忘记吃饭,她就悄悄把饭菜热了又热,一直等到他饿了才端上去。 那天晚上,孙玉芹最终还是没让于敏买烤鸭。她把钱仔细包好,记在了家庭账本上:“6月20日,收敏工资147.5元,暂存家用。” 当时的221基地倒是加了餐,伙食单上写着:红烧肉,每人二两。这是试验成功日的标准庆祝方式,简单朴素,但每个人都吃得很香。 1978年,于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奖金8000元。这次他终于可以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了。 孙玉芹用这笔钱买了台电视机,还给每个孩子买了新衣服,当然也包括那只迟到了11年的烤鸭。 孙玉芹去世后,于敏经常一个人去那家全聚德。服务员都认识这位老人,知道他总是点一只烤鸭,但从来吃不完。于敏会把剩下的打包带走,说是要回去慢慢吃,其实是想起了那个用手绢盖住工资的妻子。 参考资料: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从绝密到解禁。山西晚报
于敏跟妻子说:“氢弹爆炸成功,咱们买一只烤鸭庆祝庆祝吧?”妻子说:“哎呀!氢弹爆
天地菜男
2025-07-10 00:59:51
0
阅读: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