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后,斯大林兴奋地跳了起来,说道:“太好了,这群黄皮猴子干得真不错。”丘吉尔激动得泪流满面,而蒋介石兴奋得整晚都没睡。 1941年,斯大林的头顶笼罩着死亡阴云。 仅仅半年前,希特勒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斯大林曾自信地认为这份条约能为他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结果却被现实无情地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苏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军。 明斯克失守,斯摩棱斯克血战,德军的闪电战横扫东欧平原,兵锋直指莫斯科! 列宁格勒陷入重围,成为人间地狱。 苏联最富庶的工业区和粮仓沦陷,兵员和装备损失惨重。 斯大林本人也一度陷入崩溃边缘。 此刻的莫斯科保卫战,已是背水一战。 然而,德军的攻势依然凶猛。 斯大林深知,苏联的人力、物力、工业产能都在被疯狂透支。 他只能寄望于远东的日本能牵制苏联部分兵力,但狡猾的日本却按兵不动,甚至在诺门坎战役后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将矛头转向了东南亚。 斯大林时刻提防着关东军这把悬在背后的利剑,不得不将数十万精锐部队滞留在远东,无法投入决定性的西线战场。 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对斯大林而言,不啻于天降甘霖! 这并非出于对日本的任何好感,而是基于冷酷的地缘政治算计。 日本此举,等同于亲手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彻底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美国庞大的战争潜力将被激活,太平洋战场将牵制日本海陆军主力,使其再也无力北顾苏联远东! 那数十万被钉死在远东防备日本的精锐红军,终于可以抽调出来,投入莫斯科城下决定生死的决战! 美国参战,意味着《租借法案》的物资援助将不再是杯水车薪。 而苏联极度匮乏的战略物资,将源源不断通过北极航线或波斯走廊输送进来! 更重要的是,德国将被迫面临真正的两线作战! 希特勒的“大德意志”美梦,撞上了最坚硬的礁石! 斯大林看到的,是苏联绝境逢生的唯一曙光! 几乎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另一端,英国,契克斯别墅。 1941年那个冬天,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处在的也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敦刻尔克的耻辱撤退后,不列颠空战虽然惨胜,但德国潜艇的“狼群”正无情地绞杀着大西洋的生命线。 他力排众议引入的《租借法案》如同强心针,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始终是罗斯福总统难以逾越的障碍。 美国,始终在战争的边缘徘徊,不肯真正下场。 丘吉尔深知,没有美国的全力投入,大英帝国独木难支,欧洲的解放遥遥无期。 将他得知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 美国太平洋舰队完了! 丘吉尔像被电击般从椅子上弹起。 而在遥远的中国,战时陪都重庆,黄山官邸,蒋介石同样彻夜未眠。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已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整整四年! 半壁江山沦丧,首都南京惨遭屠城,国民政府退守西南,军队在血战中疲惫不堪,物资极度匮乏,国际援助杯水车薪。 他寄予厚望的英美,深陷欧洲战场,对远东鞭长莫及。 苏联虽曾援助,但苏德战争爆发后自顾不暇。 中国战场如同巨大的泥潭,消耗着这个古老民族最后的元气。 蒋介石承受着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焦虑与失眠如影随形。 当他得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 蒋介石一把抓过电文,急速扫视。 蒋介石敏锐地意识到,日本此举愚蠢至极,等于亲手将美国这个庞然大物拖入了战争! 这意味着日本将陷入太平洋和亚洲大陆的两线作战,其有限的国力将被进一步分散和消耗! 更重要的是,美国参战,必将带来海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他仿佛看到了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军精锐师,看到了源源不断的飞机、大炮、卡车和美元! 珍珠港,对他而言,是终于出现的光亮。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12月11日,德意对美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在这一周内彻底改写。 斯大林在莫斯科城下发动反攻,最终挫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丘吉尔终于迎来了强大的盟友,英美同盟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的曙光初现。 蒋介石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租借法案》物资,中国战场不再是孤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然而,这三位因珍珠港事件而“获益”的巨头,其个人命运与国家轨迹,也在随后的岁月里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主要信源:(光明网——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序幕——偷袭珍珠港)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烟瘾犯了,急忙抽出一根雪茄。他故意背着斯大林。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