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迈向发达国家,必须向日本和韩国学习,先成为消费大国。”经济学家金刻羽急切呼吁推动全民消费,并以日韩为榜样。她指出,尽管我们科技实力强、人工智能发展快,但仅靠生产和出口无法实现真正的富裕,只有像日韩那样依靠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才能成功。大家认为她的观点有道理吗? 这位专家通篇讲座的论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中国不能只强调生产,还要学习日韩那样提高消费能力,提高服务业现有47%的就业比例。 二是中国不能总以产品出口为主,还要顾及到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让其他国家也在全产业链上分一杯羹。 先说第一个消费问题,自疫情之后,总有人说中国房地产卖不动了,高端五星级酒店也开始拿着自家饭菜出来摆地摊儿,商场的服装店更是冷冷清清,一个客人都没有,这难道不是消费降级吗? 可同样是零售,别的超市门可罗雀,胖东来上半年的销售额达到117.07亿元,许昌十几个超市门口排起长队,于东来还要在郑州开新店。 还有去年的国货大联欢,从鸿星尔克到白象,从蜂花到蜜雪冰城,年轻人网络下单量激增,根本看不出一点消费力不行的样子。 最典型的还得数今年的苏超,短短几个月就给江苏拉动三个亿的消费力,各城市五星级订购量上涨59%,景区门票上涨55%,“扬州搓澡”更是被顶上美团搜索热门。 就连以前只赞助欧冠,连中超都没插手的喜力啤酒,也来给苏超凑份子。 事实上GDP排名第二是按生产力算的,要是按购买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透露,中国以35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早就已经超越日韩。 再说日韩消费能力为什么那么强?得益于冷战时代美国高新科技转移,他们发展起步远,比中国更早,当然经济泡沫来的也早。 与其说服务行业是日韩的摇钱树,不如说在经济泡沫破碎之后的迫不得已。 日本每天吃点纳豆,韩国吃点泡菜,连西瓜皮都被做成美食,这难道不也是消费降级吗? 中国有科技,有创新,新兴行业发展欣欣向荣,远没有到了要靠服务行业续命的时候,这时候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科技领域。 再说生产问题,难道是中国硬拦着不让各家企业把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吗? 2020年到2022年期间,包括苹果在内的美国手机企业曾经把产业链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结果呢? 2024年他们又悄无声息转移了回来。 论员工学历素质,论生产效率,问生产产品合格率,他们都比不上中国,甚至在印度生产的手机还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是最划算的选择。 而且除了富士康,这次苹果还打算和比亚迪合作,据说iPhone16有一部分都是产自比亚迪。 这下子比亚迪不仅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扛把子,还有苹果加工复合型产业。 比亚迪这些年走电动车出口也是没有对手,美国的福特公司不是不想追赶,但比亚迪用的是盐酸铁锂电池,福特被卡脖子只能用三元锂电池,在机动性上直接比别人矮了一截。 欧洲也不是没想办法限制中国电动车出口,事实上从特朗普到冯德莱恩都快把中国电动车的路堵完了,但结果呢?并不影响比亚迪在全球市场全面铺开。 除了比亚迪还有大疆,中国可不是没给过西方国家机会,可是他们跟不上呀! 中国外交主打的就是以和为贵,为了保证区域和平,无论战争还是纷争,从来都不肯站队。 无论哪边爆发战争,中国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呼吁和平谈判,甚至帮他们想办法的国家,这还不算是为了世界和平尽心尽力吗? 如果世界和平需要中国放弃全产业线,那么所谓的和平其实就是一场悖论。 所以,中国既定发展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想要提升全民消费能力没有错,但商家想提高全民消费热情就得拿出点花样来,而不是让大家在没有看到任何诚意的前提下白白送钱。 新浪财经:金刻羽:除非成为消费大国,否则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 金台资讯:“苏超”文旅“较量”激发服务消费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10元票价撬动3亿创收 “草根苏超”成现象级普惠经济样本 中新经纬:部分产能从印度回流 苹果为什么离不开中国制造?
“中国要迈向发达国家,必须向日本和韩国学习,先成为消费大国。”经济学家金刻羽急切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7-12 11:38:1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