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非洲国家,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穷国都觉得中国能崛起,我也能! 实际上,非洲很多国家到现在自行车都还没普及,有一辆自行车就是村里最靓的仔。 而中国在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前,结婚买辆自行车就很普遍,所谓的非洲领导人说在2000年前中国啥也不是,不过是某些人的想象。 某些人总爱说中国在2000年前啥也不是,这种说法纯属闭眼说瞎话。咱们正是靠那时候一点一滴的积累,才铺平了后来发展的路。 如今,"中国能做到,我们也能"的信念早就传遍全球,柬埔寨的农民在田间用上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玻利维亚的工人参与中资锂矿开发培训,伊朗工程师跟着中国团队建光伏电站。 联合国最新报告证实,全球超过90%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研究"中国模式"的核心经验。 用巴基斯坦学者扎法尔的话说:"中国教会世界最重要的道理是:小国不用看大国脸色,照样能闯出好日子!" 为啥中国经验这么抢手? 咱们的路子不玩虚的。当西方开出的"市场万能药"让不少国家吃尽苦头时,中国坚持的"先吃饱饭再谈发展"成了真宝贝。 埃塞俄比亚跟着咱们搞工业园区,十年时间硬是把东方工业园打造成了国家级制造基地。 这套办法说穿了就八个字:摸着石头过河,解决问题要实在。 非洲联盟前副主席姆文查说得实在:"中国人建铁路是真想帮我们致富,不像某些国家派顾问来指手画脚。" 看看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口城,当地5万多人因此有了稳定工作;印尼雅万高铁开通后,沿线城镇的椰子加工厂订单直接翻番。 中国在海外搞基建有个铁规矩:项目启动必须带技能培训,电站通车时当地技术人员也能顶上。 "中国从"自行车王国"变身"高铁大国"的经历,对那些还在贫困线挣扎的国家就是强心剂。 乌兹别克斯坦的棉农现在都记得,中国企业教他们改用滴灌技术后,棉花收成多了四成不说,耗水量还降了一半多。 学习中国的国家都明白个道理:照搬必死,创新能活。 卢旺达把咱们的电商扶贫玩出新花样,搞出"咖啡合作社+手机银行"模式,让山区老农坐在家里就把咖啡豆卖到欧洲。 孟加拉国更绝,在达卡郊区照着深圳样子建"数字港",专攻软件外包产业,现在连德国车企都来找他们写程序。 全球市场波动、大国博弈的干扰从来没停过。老挝中老铁路开通时就遇过难题,雨季滑坡频发影响运输。 但人家没打退堂鼓,和中方专家搞出智能监测系统,现在连水稻运输都用上了冷链专列。 事实证明只要守住两条:不折腾的稳定环境,脚踏实地的务实劲头,穷国变富国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凭什么不行?中国带给世界最珍贵的不是钱也不是技术,而是撕掉"命中注定穷一辈子"的标签。 就像柬埔寨西港特区里那个服装厂女工说的:"以前觉得祖祖辈辈只能种地,现在学会操作缝纫机,我女儿明年要考大学了。" 当塞内加尔农民用中国杂交种子收获成堆花生,当哈萨克斯坦牧民通过中欧班列把牛羊肉直送欧洲超市,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改变命运的火种已经点燃。 参考资料:“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中国的发展给非洲带来希望’”——新华社
不止非洲国家,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穷国都觉得中国能崛起,我也能! 实际上,非洲很多国
竹韵清风起
2025-07-12 13:00:07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