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政坛发生了大事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正式签署法令,批准议会提出的暂停与国际原

古今知夏 2025-07-12 17:00:08

伊朗政坛发生了大事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正式签署法令,批准议会提出的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案,并要求相关部门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从这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再也拿不到伊朗核计划的任何信息,也没法监督他们的核活动了。这对一直靠这个机构获取情报的美国和以色列来说,等于一下子断了消息来源。这可不是随便走个流程,明显是伊朗算好了的一步棋,就是想通过切断合作,告诉大家,核问题怎么玩,得听我的。 看伊朗国内的情况,这事儿推进得特别快,从提案到签字才用了 47 天,是近十年核政策上最快的一次。背后是议会和总统府这次配合得特别好,达成了一致,所以对外才能这么有底气,跟 2015 年那会儿被动应付完全不一样。 再看波斯湾周边,沙特和阿联酋最近的反应挺有意思。他们放缓了跟以色列的防务合作谈判,反倒主动联系伊朗,想聊聊建油气管道的事。这是因为他们看明白了,伊朗故意不让外界知道核活动的具体情况,其实是想在能源定价上更有话语权。核活动越不透明,地区能源市场的风险就越高,这些手里有不少石油产能的国家,得重新算算跟伊朗合作到底划不划算,别因为对着干而少赚了钱。 国际原子能机构内部也吵翻了。总干事说,超过六成的成员国对要不要谴责伊朗意见不一,巴西、南非这些国家就反对加码制裁,觉得还是得靠对话解决。这种不一致让机构拿不出统一的办法,无形中给了伊朗至少 90 天的缓冲期,刚好够他们调试新的铀浓缩设备。 大国之间的博弈也挺明显。美国和以色列受影响最大,以前全靠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来定制裁措施,判断伊朗核计划的底线。现在没了消息来源,要么冒险用卫星侦察、网络攻击这些招(但可能会让伊朗反应更激烈),要么就只能糊里糊涂地猜,而这正是伊朗想看到的。 欧盟就更纠结了。他们本来想跟伊朗恢复能源合作,可伊朗这时候叫停核监督,让他们左右为难:逼着伊朗恢复合作吧,可能就没了能源合作的机会;不管吧,自己一直推的核不扩散框架又会受影响。这种犹豫反倒让伊朗有了操作的空间。 从经济和能源市场来看,伊朗打得算盘也很清楚。他们叫停合作的时间,刚好赶上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推出了伊朗专属的交易合约。伊朗央行的数据显示,他们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占比涨到了 28%,比去年翻了一倍。这说明伊朗是想通过降低核活动的透明度,让能源贸易少用美元结算,缓解美国制裁带来的资金压力。 更巧的是,消息出来后,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波动大了 17%,而伊朗通过阿曼港口出口的原油却比上个月多了 22%。这种表面紧张、暗地里增加出口的操作,既让大家一直关注他们的核威慑,又悄悄抢占了欧洲的能源市场,战略和经济上都捞到了好处。 还有个关键变化,伊朗重新定义了 “核威慑”。以前他们只看铀浓缩的浓度,现在通过切断监督,让外界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核材料。这招已经见效了,以色列情报部门把伊朗 “能造出核弹的时间” 从之前的 3 到 6 个月,改成了 1 到 12 个月,判断不准,导致他们原本准备的 “预防性打击” 计划也搁置了。 说到底,伊朗这步棋看着是减少合作,其实是主动打破了现有的平衡。当大家都在担心核扩散风险的时候,伊朗已经通过国内协调、影响地区格局、利用国际机构的分歧、借助大国博弈、联动经济和能源市场等多种方式,把核问题的不确定性变成了自己在地区博弈中的主动权,这才是这事儿最核心的逻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