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美国将一只黑猩猩送上了太空,16分钟回到地球以后,发现他没啥毛病,还

语蓉聊武器 2025-07-14 00:50:12

1961年,美国将一只黑猩猩送上了太空,16分钟回到地球以后,发现他没啥毛病,还把苹果橘子吃得嘎嘎香,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他很不对劲,最终活到25岁就嘎了,这是为啥? 上世纪中期,地球人对头顶上的那片天越来越好奇。 苏联先把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美国这边就坐不住了,想着怎么才能在太空这块地盘上不落下风。 可太空那地方,谁也说不准是什么样子,直接把人送上去,胆子再大也得掂量掂量。 于是,动物就成了探路的先头兵,毕竟它们的生理反应跟人多少有点像,出了什么问题,能给人提个醒。 黑猩猩因为跟人基因太像,成了重点培养对象,美国空军从各地弄来了 40 只,哈姆就是其中之一。 这哈姆原本在非洲丛林里活得好好的,两岁那年被猎人逮了,一路卖到美国,最后进了空军基地。 进了基地,就没好日子过了。 每天被绑在椅子上,面前放着些按钮和灯,灯一亮就得按对按钮,按对了给口香蕉,按错了就挨一下电。 就这么着,日复一日地练,不光练这个,还得坐离心机,体验那种天旋地转的超重感,进减压舱适应缺氧的环境。 40 只里,就它反应快,出错少,最后被挑中,要去太空走一遭。 1961 年 1 月 31 号,哈姆被塞进了水星 2 号飞船的小舱里,手脚都绑得紧紧的,身上还接了不少线,用来监测它的心跳呼吸。 火箭一发射,那动静可不小,据说推力比计划的还大,一下子就把飞船送到了 253 公里的高度,比原计划高了不少。 在天上飘了 16 分多钟,其中有 6 分钟都是失重状态,舱里氧气也不算多。 不过哈姆还算争气,训练没白受,看到蓝灯亮了,就赶紧拉操纵杆,最后飞船稳稳地落在了大西洋里。 等救援队把它捞上来的时候,这家伙还活着,见了苹果橘子,抓起来就啃,看起来好像没啥大事。 可没过几天,不对劲的地方就显出来了。 以前还算活泼,现在老是抓着笼子叫唤,眼神也直勾勾的,心跳也一直快得不正常。 后来被送到动物园,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不爱动,也不爱吃,毛掉得厉害,走路都打晃。 1983 年的时候,它便去世了。 解剖之后才发现,它的心脏肝脏都坏得差不多了,医生说,这都是那次太空飞行闹的,辐射、超重、失重,没一样是身体能扛住的。 其实,在哈姆之前,已经有不少动物为这事儿付出了代价。 苏联送过一只叫莱卡的狗上太空,因为飞船没设计好,舱里温度太高,没几个小时就死了,到现在还飘在轨道上。 美国也送过猴子,不是因为缺氧死了,就是火箭出故障摔死了,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这些动物,说白了就是实验品,用它们的命,换人类上太空的经验。 有人说这是为了科学进步,没办法;可也有人觉得,再怎么进步,也不能这么折腾这些活物。 到底科学探索的线画在哪儿,哪些代价是必须付的,哪些是能避免的,估计还得争好久。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动物确实为人类飞向太空铺了路,至于值不值,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咱就说美国把黑猩猩哈姆送上太空这事儿,真挺让人感慨。 从科学角度看,在当时对太空几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用动物做实验有它的必要性。 毕竟太空的辐射、失重这些未知因素,对人类来说太危险,拿和人类基因相似度高的黑猩猩先试试,能给载人航天积累宝贵数据,为后续人类真正踏足太空探探路,这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一种手段 。 可换个角度,哈姆的遭遇又让人心疼。 它原本在丛林自由自在,却被抓来历经残酷训练,太空飞行中承受巨大痛苦,回来后身体和精神都出了问题,年纪轻轻就离世。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科学和探索的界限。为了人类的进步,让动物承受这般痛苦,真的合适吗 ?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2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