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今天即1952年7月14日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因雷电失火被烧毁。景

星鹏看历史 2025-07-14 11:41:54

73年前的今天即1952年7月14日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因雷电失火被烧毁。

景陵大碑楼是清朝在关内建的第一座非首陵大碑楼,是清陵中建的第一座立双碑的大碑楼,也是第一座叫圣德神功碑亭的大碑楼(以前的都叫神功圣德碑亭)。所以景陵大碑楼在清朝陵寝中占有重要位置。

1952年7月14日傍晚, 清东陵上空黑云密布,那时家家还没有电灯,人们很早就入了睡。一阵急风之后,瓢泼大雨伴随着隆隆的雷声从天而降。没过多久,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了夜空,紧接着一声震耳的巨雷当空炸响。突然景陵大碑楼被雷电击中起火,在倾盆大雨中燃烧起来。那些如注的雨水还未等落下来就被冲天的大火化为水蒸气随烟而散。大碑楼周围十几里远的地方被火光照得如同白昼。距大碑楼只有1华里的东沟村和南大村,家家的窗户纸几乎都要烤烀了。我清楚记得那天我二舅正在我家,那天晚上我随着我的父亲、二舅和三个哥哥都出家门,在大街上往西看,半个天空都红红的。

大火在瓢泼大雨中整整烧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早上,雨停了,火也熄灭了。诺大的一座景陵大碑楼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废墟。

大碑楼烧毁后,当地政府迅速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政府。国家文物局(当时称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和河北省文化局派来几位官员和专家来现场调查这件事,记得其中有罗哲文,可能还是祁英涛。河北省的有董增凯、李正等。为了保护好文物古迹,在当年的9月29日就成立了清东陵文物保管所。这是河北省成立的第一个最基层的文物保护机构。吸取了这次教训,清东陵各大碑楼、明楼及帝后陵大殿都安上了避雷针。

景陵大碑楼被烧毁之后,有许多的遗存物,如灰背上的铅锡合金的金属片,在这次大火中都被烧化了,在现场到处都是熔化后又凝固的金属片。还有一些大木构件上的铁箍、大铁钉、扒锔等。还有一些较大的木构件虽然表面都烧焦了,但没烧透,把外面的焦炭剥掉后仍然能继续使用。对于这些遗留物如何处理,河北省报请中央同意后,决定将这些遗留物全部变卖。

大碑楼被灾后,当时东碑并没有倒。过了10年左右后才倒的。2001年8月,清东陵请山西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施工,将烧碎倒地的东碑残件粘接,又立了起来。同时又将西碑进行了保护性粘接。如今双碑并排又恢复了昔日的雄姿 。

2015年开始复建景陵大碑楼,2017年基本完工,现在还没有彩画。

0 阅读:29
星鹏看历史

星鹏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