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历来是最难讲清楚的部分。
哪怕是很多自诩所谓的技术博主,也就只能讲点P1、P2、P3、P4。
而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最皮毛的部分。
你要彻底理解混动,分清哪些是真正优秀的技术,哪些是打着技术的幌子招摇撞骗,就得从设计理念、应用场景、可以实现的功能、以及技术本身等多纬度去全面思考。
这太复杂了,一两句话根本就讲不清楚。
人们也没普遍没有足够的耐心。
就比如长城的Hi4-T,你如果只从电机位置去考虑,那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P2。
什么发电的时候不能驱动,驱动的时候不能发电就来了。
这重要吗?
你要想清楚为什么长城都有功率分流Hi4-Z了,还要保留Hi4-T?
你个P1+P3,既要发电又要驱动,你能有Hi4-Z强?
因为Hi4-T是纯正的硬派越野架构,他需要极其强大的系统安全冗余。
他需要电池坏了也能跑。
他需要发动机坏了也能跑。
你告诉我还有谁能做到?
长城的东西太多了,也太难了,更很难讲。
长城选择了这样一条注定不会被所有人理解的路。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喜欢研究技术的可以关注一下和。
类似Hi4-T这种东西,真的就只是长城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