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喀什城下,左宗棠下令“降者亦杀”的铁血抉择

文史讲解 2025-07-14 16:21:35

1877年新疆喀什城下,左宗棠面对上万叛军俘虏,一句“降者亦杀”震动朝野。外界哗然指责他狠厉,他却冷冷回应:“我不能拿几十万百姓的命,去赌他们会不会悔改。”这不是冷血,而是乱世中的铁血担当。

彼时喀什城墙的血迹未干,土黄色城砖被炮弹轰得坑洼不平。湘军将士握刀的手在冒汗,他们从肃州一路打到喀什,骆驼渴死在戈壁,士兵靴子磨穿,枪管被风沙磨得发亮。这些俘虏是阿古柏残余叛军,在新疆折腾十多年,烧杀抢掠比沙尘暴还频繁。

朝堂御史们早已备好奏章,满纸“仁义王道”,担忧此举会“激变”乱匪。可他们没见过乌鲁木齐街头的百姓尸骨,没听过哈密妇人的哭嚎。阿古柏叛军闯进村庄抢粮杀人,拖走妇女当牲口。左宗棠在酒泉见过南疆逃来的老汉,攥着血馕哭诉全家惨死,儿子被钉门板,怀孕的儿媳被抢走。

左宗棠的手按在地图上,指节发白。他带的湖南庄稼汉,怀里还揣着老娘临行前塞的布鞋。他知道这一刀是在赌——赌能震慑观望乱匪,赌新疆早日长出庄稼而非坟头草。莎车维吾尔族伯克曾求情,说叛军有被裹挟平民。左宗棠反问:“我放了他们,谁放那些被害死的人?”

其实他并非不留余地。打达坂城时,三百叛军求饶说有家小,经查实后让伯克领回看管并发粮。但喀什这批不同,领头的都是阿古柏核心亲信,千户玉努斯曾将库车汉商赶进河淹死,连孩童都不放过。这种人放回去,便是埋下新炸药包。

下令当晚,左宗棠喝着劣质烧酒,想起曾国藩“勿嗜杀”的劝告。可江南之乱是窝里斗,新疆之乱是豺狼入室。他在奏章写“祖宗之地不可丢,百姓之命不可弃”,这话是说给戈壁冤魂听的。

后来喀什集市恢复,维吾尔商贩叫卖桑椹干,汉人铁匠铺锤声震天。老兵回湘说,左公站在埋叛军尸体的坑边,背影比昆仑山还直。如今新疆坎儿井清泉仍在,浇灌棉田葡萄园。这水记得1877年秋,那个湖南老头用快刀,斩断了新疆十多年的噩梦。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文史讲解

文史讲解

欢迎关注!说点你不知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