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萧何因立有大功,被刘邦封为相国,赏赐500名侍卫。朝臣纷纷前来祝贺,唯

肖恩说史 2025-07-14 17:34:38

韩信死后,萧何因立有大功,被刘邦封为相国,赏赐500名侍卫。朝臣纷纷前来祝贺,唯独门客召平身穿丧服,哭嚎着赶来,说:“我看您要大祸临头了!” 汉高祖十一年,长安城,相国府。 府内,贺客盈门,丝竹悦耳。萧何高坐主位,满面春风地应酬着。 不久前,淮阴侯韩信在长乐宫伏诛,萧何居功至伟。 刘邦正在前线平叛,封赏的旨意却已先一步抵达长安:擢升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特赐五百甲士作为护卫。 这是大汉朝从未有过的荣耀。 同僚们纷纷举杯,说着“相国劳苦功高,圣眷正浓”的贺词。 萧何含笑听着,只是这恩宠太过厚重,反而让自己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他总觉得,这份泼天的富贵背后,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一时又说不清楚。 就在这时,一阵凄厉的哭嚎声从府门外传来,硬生生打破了满堂的喜庆。 厅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一个身穿孝服的男人,排开卫士,径直闯了进来。 来人是召平,曾是秦朝的东陵侯,如今在萧何府上做门客。 召平跪倒在地,对着萧何放声大哭:“相国,您大祸临头了!” 满座皆惊,有人当场呵斥他言语疯癫,高喊着让卫士将他拖出去。 萧何抬了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喧闹。他了解召平的为人,此人虽然行为怪诞,但绝非无的放矢之辈。 些许,萧何站起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沉声说道:“各位,实在抱歉,今日我有些乏了,改日再与诸同僚把酒言欢。来人,送客!” 尽管官员们心中不快,但相国已经下了逐客令,大家也只好悻悻然地告辞离去。 很快,原本热闹非凡的相国府,只剩下了萧何与召平二人。 萧何屏退左右,亲自上前,扶起召平,说:“先生,请讲,我到底有什么祸事?” 召平说道:“相国,您难道还不明白吗?陛下在前线厮杀,您在后方安坐,他为何要给您加官进爵?这不是赏赐,是陛下的猜忌已经开始了!那五百甲士也不是护卫,是陛下派来监视你的啊!” 此话一出,萧何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对着召平,深深一拜:“先生,我该怎么办?” 召平道:“立刻上书,辞掉所有封地,再把全部家产捐给前线以作为汉军的军费。您要让陛下知道,您对权力和财富,没有半分欲望!” 萧何没有片刻犹豫。 当夜,一封辞赏的奏章和一份捐出全部家产的清单,便由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 刘邦接到后,果然十分高兴,在军中大夸萧何高风亮节。 一场危机,看似暂时化解。 但一年后,淮南王英布反叛,刘邦再次亲征。 和上次一样,刘邦的使者,又开始频繁地往来于前线与长安。 萧何知道,仅靠退让,已经不够了。 他府上另一位门客,看得比召平更透彻。 门客对萧何说:“相国,您在百姓心中的好名声,快要了您的命了。一个完美的臣子,会让任何主上都睡不着觉。您必须自毁名声,让陛下觉得您不过是个贪财鄙夫,他才能安心。” 从第二天起,曾经爱民如子的萧相国,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纵容家奴,以极低的价格强买田产,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 一时间,整个关中地区怨声载道,萧何的声望也跌到了谷底。 刘邦得知后,不怒反笑,对身边人说:“萧何到底也是个凡人。” 不久,刘邦凯旋,百姓拦路告状。 刘邦把萧何召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状纸摔在地上:“朕的好相国,看看你干的好事!去,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萧何说:“陛下,上林苑里空地甚多,不如让无家可归的百姓进去耕种。” 这句话,引爆了刘邦所有的猜忌。 刘邦指着萧何,愤怒地说道:“你这是想用朕的土地,换你的好名声吗?” 不久,刘邦下令将萧何交付廷尉关押起来。 冰冷的刑具加身,萧何才彻底明白,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时,廷尉王卫尉冒险进谏。 王卫尉叩首道:“陛下,相国若真有异心,您在外征战时他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今天呢?” 这番话,说动了刘邦。 当天,萧何被赦免。 他光着脚,跑到皇帝面前叩头谢罪。 刘邦扶起萧何,说:“相国,朕把你关起来,是故意做给天下人看的。朕要让他们知道,天子也会犯错,而你,是永远的贤相。” 萧何伏在地上,冷汗湿透了衣背。 高祖死后,萧何继续辅佐惠帝。直到病危之时,他仍心系大汉,向惠帝推荐了曹参接替自己的位置,完成了最后的使命。

0 阅读:0
肖恩说史

肖恩说史

日饮夜饮 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