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就业主动“本降专”,就读职校降低学历找低端工作 笔者在豫中地区听说一种

星河灿烂旅者 2025-07-14 20:25:15

河南大学生就业主动“本降专”,就读职校降低学历找低端工作 笔者在豫中地区听说一种新模式,受到2025年应届毕业本科生欢迎,它能帮助本科生降学历,找到对口工作。 该模式即“本降专”。 既然985、211的毕业生就业率都不高,二本和三本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就更恶劣,干脆也不考研究生,降低学历,返回职校生就业市场,反而就能找到工作。 这个模式源于新能源制造领域。 上海某新能源车厂的HR,是河南籍贯。 在上海大厂工作后,发现自己招聘的员工都是本科生,还是优秀高校毕业的,到了单位工作,也就是坐在流水线上按按钮。 本科生期望高工资待遇,在岗位上还不安心。 为何不让专科生来做这个事情呢? 这位HR头脑很灵活,联系了上下游供应链的人事部门的河南籍老乡,发现都存在类似问题,低薪酬岗位高聘人才。 HR辞职后回到故乡,将自己在电动车大厂的一整套内训材料带到了职校,和当地职校合作,打出旗号“本降专”。 原意是“本兼专”,本科向下兼容专科技能,市场解读为“本降专”。 通过原汁原味的企业内训材料,专科班模拟制造业流水线人才的就业面试。 导师一对一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人才实现低薪酬待遇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跻身一线城市工业领域,然后再找机会晋升。 这种降低学历的课程设置很具实战性,入门门槛也很低——你担心被骗的话,培训班零学费。 辅导你拿到单位Offer以后,收取全部学费2.3万元。应聘不成功不要钱。 这套“本降专”体系已经培训了数期学员,毕业后八成人真的进了制造业大厂,平均月薪1-1.2万左右,至少实现了就业。 这种模式的反对者认为,这是投机取巧,将企业Offer机会贩卖给就业困难人群。 模式主持者认为,与其空喊口号,不如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促进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平衡。 制造业要压低成本,搞内卷; 人才要在一线城市支柱产业内寻找与自身匹配的岗位,愿意降价先入行。 为什么不能从中撮合,并建立商业模型? 从拼命提升学历,变成了迎合市场,拼命降低学历,避开就业雷区,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只能说,人是善于适应外部环境的,懂得妥协和让步。

0 阅读:36
星河灿烂旅者

星河灿烂旅者

星河灿烂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