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自取灭亡了,违背承诺将上百吨中国稀土,偷卖给美国军工企业,结果被中国一招识破阴谋,直接出手斩断了印度后路。 事情得从2025年初说起,印度汽车零部件巨头Sona Comstar,信誓旦旦跟中国签了三十份承诺书,白纸黑字保证进口的120吨稀土磁铁只用于民用电动车,绝不涉及军工,更不会转买到第三国。 当时中国这边看着这些承诺书,再加上印度这些年总喊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也就按正常流程批准了这笔出口。可谁能想到,印度心里压根没打算把稀土用在自家产业上。 而印度盯上的是欧美缺稀土的空子,那时候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欧美市场的稀土价格涨了快三成,尤其是制造芯片、导弹制导系统必需的重稀土,更是成了抢手货,有钱都难买到现货。 印度想的是先用低价从中国进货,再高价转手卖给欧美,既能赚笔可观的差价,又能讨西方欢心,借着“去中国化”的东风拉近关系。他们觉得自己能当个“替代选项”,可太低估中国对稀土产业链的掌控力了。 这边印度刚把稀土运回国,中方的技术追踪系统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原本承诺用于“电动汽车电机”的稀土,有一部分被悄悄送进了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军工工厂,那里正赶着给军方生产无人机,而这种无人机用的永磁体,恰好就得靠从中国进口的重稀土才行。 更过分的是,剩下的大半稀土,被他们打着“民用电机零件”的幌子运到了东南亚,换了层包装后,全悄咪咪流进了欧美企业的仓库。 印度自己的稀土提炼技术实在拿不出手,本土最高只能提炼出82%纯度的稀土,而制造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机需要99.5%以上的高纯度产品,他们根本做不到。 而且提炼成本是中国的3到4倍,电力供应时断时续,物流效率低得让人着急,连分拣稀土矿都还在用人工。号称“资源大国”,却连自家矿山都开发不明白,到头来还得依赖从中国进口。 中国这边发现情况后反制来得又快又准,先是立刻叫停对印度的稀土永磁体出口,这东西可是高端制造的核心零件,印度自己造不出来,欧美那边也拿不出替代品。 紧接着,全新的出口追踪平台正式上线,每一批出口的稀土都得登记专属编号,从开采、冶炼到最终使用,全流程都能查得明明白白。同时国内稀土技术专家、工程师的名单也开始备案,严防技术外流,从根源上堵死违规操作的可能。 这几下组合拳下去,印度立马扛不住了。商务和工业部长公开承认稀土供应出了大问题,赶紧准备和中方谈判,想保住这条供应线。 可他们之前还在国际场合指责中方“供应链不可靠”,转过头就来求着维持供应,这前后不一的样子,把自己夹在中间的尴尬暴露得明明白白。 要说被坑得更惨的其实是欧美,他们本来指望印度能当个“中转站”,绕开中国的出口限制,可现在看来,这计划彻底泡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可开矿、建厂、搞定提炼技术,没个十年以上根本玩不转,投入的钱更是个天文数字。眼下芯片工厂、导弹生产线都等着稀土救急,再这么耗下去,怕是要面临断供的风险。 有人说印度这次可能要被列入“终身禁购”名单,彻底失去从中国进口稀土的资格。这话不是没道理,稀土不是普通商品,是关系到高端制造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谁也不会容忍这种违规倒卖的行为。 而中国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稀土资源,让整个产业能长久发展,毕竟这东西挖一点少一点,得用在该用的地方。 说到底现在的稀土产业链早就不是“谁有矿谁厉害”的时代了,而是看谁能掌握从开采、精炼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现在不仅有矿,更有技术、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单纯的供应方变成了制定规则的领导者。印度想靠投机取巧分一杯羹,最后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得回头老老实实地补产业基础的课。
一纸承诺墨迹未干,印度的算盘珠子已经拨得噼啪作响。中国刚放行了一批稀土材料,整整
【280评论】【1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