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外界低估中国了!中国并没有崛起,中国只是恢复了历史地位,自古就是第一强国,他们有很多聪明的头脑,会做出许多伟大的事情,DeepSeek就是其中之一……” 在今年2月的WELT经济峰会上,这位特斯拉掌门人、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大脑之一,面对台下满座的欧美政商高层,语气不紧不慢地来了句:“外界低估中国了。中国并没有崛起,而是恢复了历史地位。” 马斯克的观点乍听之下有些“反常识”,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其实有迹可循。 据《金融时报》援引WELT会议纪要,中国在过去1800年里,有1500年是世界上GDP占比最高的国家。 在唐宋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体量、技术创新、文化传播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造纸术,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曾是世界学习的对象。 所以在他看来,中国今天的发展不是“突然蹿红”,更像是一个沉寂已久的文明,在合适的时间、用自己的节奏,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说到科技,马斯克点名了一个名字:DeepSeek。 如果说过去两年全球AI竞速的主角一直是OpenAI、谷歌、Anthropic这些硅谷厂牌,那么2025年开始,来自中国的DeepSeek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舆论与市场的焦点中。 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AI指数报告,中美顶级大模型性能差距已从2023年的20%缩小到0.3%。简单说,原来是“望尘莫及”,现在是“几可乱真”。 DeepSeek更让人瞪眼的,不只是性能,而是它的“性价比”。 一份技术白皮书显示,DeepSeek只用了55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跑出了与GPT-4几乎同级的智能水平,而OpenAI当初为了GPT-4,花了将近一个亿。 马斯克对此显然有些坐不住,他表示:我怀疑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低成本的。但如果是真的,那我们可能得重新定义研发方式了。 现实比怀疑更有说服力。7月,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已经将DeepSeek部署进他们的全球客服系统。 沙特阿美也宣布,引入DeepSeek作为其主数据中心AI模型。微软、亚马逊正在测试将其纳入云服务产品线。这不是“试试看”,而是“真上岗”。 从2022年开始,美国对中国AI领域的封锁接连加码:芯片、算法、数据、云服务……几乎能卡的都卡了。 而DeepSeek的崛起正说明一个事实:技术封锁能拖慢节奏,但拦不住方向。 这背后有三个关键支撑。 第一是开源。DeepSeek主动开放了大模型权重,这让无数中小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可以直接调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AI生态池”。 第二是算力。中国的发电能力是美国的2.5倍,在高能耗的AI训练中,这就是“军粮”。 美国数据中心因为电网老旧面临扩容瓶颈,而中国正在全面推进800伏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恒电气、南瑞继保等企业已经在全球布局。 第三是人才回流。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三年内吸引了300多名硅谷华裔工程师回国,一边是高薪激励,一边是项目自由,这种“双保险”把“脑子”留在了中国。 所以,哪怕美国再怎么限制英伟达芯片出口,中国依然能靠自己的电、自主的芯片架构、开放的生态链完成技术突围。 真正让马斯克感到压力的,可能不是DeepSeek本身,而是它背后的“体系能力”。 2025年,欧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要求所有AI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前必须进行合规认证。 DeepSeek没有抱怨规则,而是直接开发了一套合规评估工具包,帮助客户以60%的时间完成认证流程。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间接提高了客户的依赖度。 目前,中国AI专利数量全球占比超过50%,其中八成聚焦产业融合。这意味着中国AI不仅在“实验室里跑得快”,而且越来越“好用、接地气”。 老百姓用得上,企业用得久,国际市场才愿意买单。 马斯克不是没努力,他加速推进xAI,提前发布Grok-2,甚至亲自上阵拉团队熬夜调参。他的焦虑是真实的,因为DeepSeek不是一个“异类”,而是一个“开端”。 DeepSeek的成功说明,中国可以用1/10的成本,做出同样甚至更高效的创新。这背后不是“偷师”,而是“聚才”。 在这个讲求效率、速度和应用闭环的时代,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正在变成科技竞争的新优势。 马斯克的那句“中国只是恢复了历史地位”,听起来像是在讲历史,实际上是一个提醒:文明的力量从不会因为短期落后而消失,它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窗口重新归来。 信源: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观察者网
世界首富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外界低估中国了!中国并没有崛起,中国只是恢
碧瑶含烟柳
2025-07-15 02:52:54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