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战争中,需要给机器人或无人机颁发勋章吗?例如,舍身炸碉堡或与敌同归于尽的战士会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和勋章。机器人和无人机也干这个事,为什么不给它们颁发勋章? 在现代化战争中,无人机和机器人确实承担了越来越多原本由人类执行的战斗任务(如自杀式攻击、高危侦察等),但关于是否应为它们颁发勋章的问题,涉及军事伦理、法律定义和社会认知等多重因素。 要搞懂这个事情,首先要知道以下几点: 第一、 传统军功章的核心是奖励军人的勇气、牺牲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如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是自主选择,而非其他人控制)。 而机器人或无人机的行动完全由程序或人类操作员控制,不具备自主意志,其“牺牲”本质是装备损毁,而非“英勇行为”。 第二、国际法(如《日内瓦公约》)将军功定义为人类士兵的权利,AI或机器人无法被认定为“战斗员”或“受保护对象”。 若授予它们勋章,可能引发“AI是否该享有军人身份”“机器人战损是否算牺牲”等伦理争议。 第三、勋章制度与军队的荣誉文化深度绑定,旨在激励士兵。给机器颁奖可能削弱人类军人的价值认同(例如:“为何要给工具授勋?”)。 尽管目前仍然无任何一例给机器人或无人机颁奖先例,但随着AI军事化发展,以下方式可能被探讨: 授予操作员或研发团队勋章;设立新的“装备荣誉标识”;仿照海军“舰船命名传统”,为表现卓越的AI系统授予荣誉称号(如“王牌无人机-猎鹰1号”、“霸山虎”、“威震天”); 若未来出现高度自主的军用AI机器人获得了非凡的战功,(如电影《终结者》中的Skynet),国际社会可能需重新界定“战斗英雄”的法律内涵。
现代化战争中,需要给机器人或无人机颁发勋章吗?例如,舍身炸碉堡或与敌同归于尽的战
静望天涯心自悠
2025-07-15 09:58: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