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甘岭战役,林炳远为了掩护坑道内的伤员,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冲出坑道投掷手榴弹,没想到,敌人被吓破了胆,一个连的敌人,最终只有十几人逃回......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当年的上甘岭,炮火把山头削低了两米,泥土里混着弹片和鲜血。20岁的林炳远蹲在坑道里,耳边是伤员微弱的呻吟,坑道外美军一个连的兵力正压上来。 战友们大多牺牲了,弹药只剩几枚手榴弹。没人想到,这个四川南充来的新兵会突然冲出坑道,像一头被激怒的豹子,把手榴弹砸向敌群。 就是这一冲,140多个敌人倒在他的枪弹下,阵地守住了,可故事远不止这么简单。 林炳远参军是个意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和二哥争着报名,母亲本想让更懂事的二哥去,谁知一阵风把林炳远的报名表吹到了前面。 这个“天意”让他成了志愿军15军29师86团的一名爆破手,训练仅四个月,他就上了前线。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所在的9连奉命夺回597.9高地2号阵地。 战斗惨烈到难以想象,美军一天打过来30万发炮弹,山头被炸成焦土。 林炳远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顶住17次冲锋,最后阵地上只剩他一个人。 11月4日那天,坑道里还有几名伤员,敌人却已逼近洞口。 林炳远摸遍全身,只剩两枚手榴弹。他清楚,不冲出去大家都得死。一咬牙,他借着炮弹炸起的烟尘跃出坑道,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 美军被这不要命的打法吓懵了,以为中了埋伏,慌乱中自相践踏。 林炳远趁机捡起敌人的枪继续射击,子弹打光就用石头砸。 等增援部队赶到时,阵地上横七竖八躺着140多具敌军尸体,而林炳远浑身是血,右腿被弹片削去一块,却还死死攥着最后一颗手榴弹的拉环。 战后统计,林炳远创下单兵歼敌纪录。可他自己却说:“功劳是战友们的,他们用命把阵地交到我手里。” 这话不假,他亲眼看着班长被炮弹掀翻,战友在眼前咽气。 最绝望时,两名赶来支援的战士刚露面就中弹倒下,其中一人临终前把弹药袋推给他,喊了句“守住”。这些细节,林炳远晚年讲给学生听时仍会哽咽。 英雄不是天生的,林炳远从小家里穷得吃糠咽菜,父亲却坚持让儿子们识字,总念叨“有国才有家”。这让他参军时憋着一股劲:“怕死打不了胜仗!” 上甘岭的硝烟散去后,他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还六次受到主席接见。但最让他自豪的,是成了邱少云烈士的战友。 退休后,他常去部队讲传统,给地震灾区捐款,直到92岁生命最后一刻,床头还摆着那张泛黄的上甘岭老照片。 今天重提这段历史,不只是为追忆一个人。上甘岭战役打了43天,志愿军战士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的就有38人。 林炳远的故事里藏着答案,为什么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能赢? 那是不计生死的血性,是“保家卫国”四个字刻进骨子里的信仰。 如今硝烟散尽,但只要牌匾上“孤胆英雄戎马溢芳”八个字还在,英雄就永远活着。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曾歼敌140余人!这位上甘岭特等功臣走了……》 中国军网《曾歼敌140余人!送别特等功臣……》 四川在线《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林炳远逝世,战役中孤身歼敌140余人》
1952年上甘岭战役,林炳远为了掩护坑道内的伤员,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冲出坑道投
提莫说热点
2025-07-15 12:24: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