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江苏,高速收费站停电,车堵了2公里,收费员却人工挨个收费。轮到男子时,男子硬杠收费员:“堵车200米,不应该免费放行吗?”收费员没想到男子这么懂,向领导请示,领导同意给男子免费,但男子质问:“我免费了,难道其他老实本分的人就不配免费吗?” (信源:新晚报——高速收费道口停电,待缴费车辆排到2公里外) 夏日午后,江苏一条高速公路因突发停电陷入瘫痪,电子收费系统失灵,收费站成堵点,车流排起两公里长龙,几乎延伸至无锡地界。空气中,汽车喇叭声与司机抱怨声交织,焦躁情绪升温。 面对混乱,收费站工作人员只好搬出老旧的手动仪器,开始逐车人工收费。起初,多数车主尚能理解配合,可随着时间流逝,队伍却丝毫不见缩短,压抑的不满终于到了临界点。有司机开始质问:“系统坏了是你们的问题,凭什么让我们堵在这里干等,还照样交钱?” 更讽刺的是,在收费站旁边,一个提示牌清楚地写着:“因收费站原因导致车辆排队超过200米,应免费放行”。然而,面对眼前这早已超过200米不知多少倍的车龙,工作人员却对此规定只字不提,仿佛那块牌子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装饰。 这时,一名男车主被拦下缴费,他直接拒绝。他理直气壮地质问:“有明文规定,因你们的原因堵车,排队超200米就该免费通行,现在队伍都快堵到无锡了,还好意思收费?” 他不仅为自己维权,还替身后排队的人发声:“难道只有我能免费,后面排队的人就不配吗?”此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 工作人员一听,知遇“懂行”之人,不敢怠慢,忙请示领导。领导给出“变通”方案:让男子先缴费,工作人员再用个人手机转钱给他,称“相当于免费”。 男子觉操作麻烦,心里犯嘀咕,但无奈接受。他先通过ETC被扣53.2元,工作人员马上转钱回来,这桩奇特“交易”完成。 回过头看,这种“先收后退”的操作,法律上确实没有明文禁止。如果工作人员真心是为了维护秩序、及时退款,或许还能算作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可这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万一对方事后赖账,车主的维权之路无疑会变得更加曲折。 那么,男子所说“堵车超200米免费通行”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而这次的堵车事故也是符合标准的。所以,只要堵车确由收费站造成,男子拒缴行为合理。 当然,如果堵车是因交通事故等第三方原因引起,那这块“免死金牌”就不起作用了。 这起停电事件反映出高速公路管理在应急状况下的短板。一是规定与执行脱节,惠民政策需车主“争取”才能兑现;二是应急机制僵化,停电后免费放行预案未激活,采用“私下转账”息事宁人,暴露管理思维滞后。 进一步看,这也反映出管理者在处理公平与程序时的矛盾心态。既想遵守规则,又怕破坏收费秩序,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聪明实则笨拙的折中方案。 不过,男子最终选择“妥协”也算是一种理智。倘若他当时一气之下强行闯卡,行为就可能涉嫌扰乱公共秩序,不仅要面临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还可能因损坏设施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事件在网上发酵后,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长见识了”、“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这恰恰说明,公众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也必将倒逼相关管理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对高速管理方来说,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未来,他们急需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停电、系统崩溃时,人工收费和免费放行等措施能无缝衔接;同时,必须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让他们不仅懂规定,更敢于主动执行规定。 当规则、效率与公众权益在突发状况下搅成一团,管理者到底该如何更好地解开这个结呢?这或许是比一次停电本身,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就需要这种较真的人!”江苏,男子被堵在高速收费口,车流长达2公里,收费员拦
【3评论】【8点赞】
歼九的天空
国道高速收费站该好好系统的整顿了,巡视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