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眼下国际形势挺有意思,中美俄这仨大国,平时吵吵闹闹、互相较量挺厉害,但回过头来看,它们仨在世界上这“上三常”的地位,好像还挺稳当。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2025年7月初,莫迪总理展开了为期8天的五国之行,跑了加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巴西和纳米比亚。 这架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印度想在“全球南方”刷存在感,尤其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印度一改往日唱反调的姿态,不仅同意了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的改革方案,还罕见地在涉及美元地位的关键文件上签了字。 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印度汽车零部件征收45%的关税,逼着印度在贸易上让步。 印度这是被美国逼得没办法,才不得不回头抱紧金砖国家的大腿。 印度最近在国际上到处折腾,说白了,就是想在大国博弈中两头占便宜。 印度想借着“全球南方”代言人的身份,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资源,又想在中美俄之间搞平衡,既从美国那里拿技术和投资,又从俄罗斯那里买便宜能源,还想在金砖国家里刷存在感。 可问题是,这种“多头下注”的策略,在大国眼里不过是小儿科。 不过中美俄对印度的态度,那也基本上是如出一辙。 三国都把印度当成地缘博弈的筹码,但谁也不想让印度真正崛起,美国表面上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实际上在贸易和科技领域处处设卡。 就拿半导体来说,美国虽然答应在印度建芯片厂,但条件是印度必须降低对俄罗斯军火的依赖。 中国则是在边境问题上寸步不让,同时对印度的化工产品征收166.2%的反倾销税,直接打击印度的出口经济。 俄罗斯更绝,一边向印度转让苏-57战斗机技术,一边在金砖峰会上宣称“金砖国家GDP总和超G7”,把印度拉进地缘博弈的漩涡,却在联合国入常问题上含糊其辞。 这三国对待印度的手段也出奇地相似,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印度报复性反击;中国对印度化工产品下狠手;俄罗斯则在能源供应上玩“价格游戏”。 而且在政治上,三国都在联合国入常问题上给印度使绊子。 2025年7月的金砖峰会上,虽然宣言提到支持联合国改革,但只说让印度“发挥更大作用”,就是不提“入常”二字。 这也算是中美俄达成的默契——谁也不想多一个竞争对手。 这几件事凑在一起,对印度的发展可真是“雪上加霜”。 印度原本想通过“印度制造”振兴制造业,可富士康都把中国工程师从印度工厂撤了回来,国内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暴露无遗。 能源上,印度38%的原油依赖俄罗斯,美国的关税威胁让印度不得不四处找替代来源,甚至跟沙特签了五年协议,把进口量提高20%。 更别说印度在联合国入常问题上,被中美俄轮流否决,国际话语权始终上不去。 更要命的是,印度国内政治也不消停,反对党联盟处处掣肘,莫迪政府的改革提案屡屡受阻。 联合国入常,印度已经折腾了20年,可每次都被中美俄联手否决。 说白了,五常的否决权是二战后“战胜国体制”的延续,谁也不想轻易让出权力。 美国虽然嘴上支持印度入常,但要求新常任理事国不能拥有否决权,这明摆着是让印度当“二等公民”。 俄罗斯更现实,一边用“支持入常”换印度的军火订单,一边在联合国里跟中国默契配合,就是不松口。 中国则一直主张优先考虑非洲国家,反对G4方案,实际上是在平衡各方利益。 最有意思的是,美俄在“踢英国出局”的问题上还罕见达成了共识。 两国都觉得英国在五常中影响力最弱,让印度取代英国既能安抚印度,又不会动摇现有体系。 可英国也不傻,虽然脱欧后影响力下降,但打死也不退出五常。 这么看来,中美俄对印度的“联合限制”,本质上是大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印度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却忘了一个道理:在大国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眼下国际形势挺有意思,中美俄这仨大国
柳淮蕊
2025-07-15 17:12: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