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还敢结婚?”近日山东蒙阴,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40万和一辆车,离婚时却因这笔钱该归谁,闹到了法院。女方坚持是自己父母给自己的,男方却说是夫妻俩的共同财产,结果法院一锤定音:陪嫁,归夫妻俩共有! 婚礼那天,徐某的母亲手里举着一块精心制作的牌子,红底金字,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陪嫁40万元及轿车一辆。在宾客们纷纷赞叹的同时,谁也没想到,就在一年半后,这40万和那辆车,会成为她和丈夫胡某对簿公堂的导火索。 婚后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美好。胡某开始沉迷赌博,工资输光了,就偷偷刷徐某的信用卡。随着胡某的做法越发过分,徐某终于忍无可忍,在2024年10月提出了离婚。 然而她以为,那40万陪嫁和车子是父母给自己的底气更是保障,自然该归她所有。可胡某却冷笑一声:“那是婚后给的,就是夫妻共同财产,我至少能分一半!”让她瞬间傻了眼,最终二人将此事闹上法庭。 法庭上,徐某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拿出一份手写声明:“这钱是给我闺女的,和女婿没关系!”可法官摇了摇头表示,这份说明是事后补的,没有法律效力。 其实这场官司更关键的是,婚礼上那块牌子只写了“陪嫁”,没写“仅归女儿个人所有”。最终,法院一锤定音:40万和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胡某有权分割。 这个判决让徐某彻底崩溃。她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父母给自己的钱,怎么就成了前夫的战利品?而胡某则得意洋洋,甚至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感谢法律,让我白赚20万!”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当初徐某的父母在婚礼前就把钱打到女儿的个人账户,或者在赠与时签订一份明确约定“仅归女儿个人所有”的书面协议,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更稳妥的做法是,父母可以办理公证赠与,或者在转账时备注“仅赠予女儿个人”。对于贵重物品如车辆,最好登记在女儿一人名下。 如果担心婚后财产混同,可以单独开立账户,不与婚后收入混用。这些看似冷冰冰的操作,恰恰是对子女最大的保护。 只能说,在金钱面前,爱情有时候真的不堪一击。但与其事后追悔莫及,不如提前做好防范。婚姻需要感性,但财产问题必须理性。毕竟,真正的爱,不是盲目地付出,而是智慧地守护。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红星新闻2025.7.13|《结婚陪嫁40万元及轿车一辆,离婚时女方主张此为个人财产 法院: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谁还敢结婚?”近日山东蒙阴,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40万和一辆车,离婚时却因这笔
江河聊天地
2025-07-15 18:05:18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