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巨大的安-124运输机近日飞越基辅上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乌克兰方面的欢喜,以及对俄罗斯的嘲笑。俄罗斯媒体也对此极为不满,宣称是俄空天军遭遇的“超级耻辱”。为何这架运输机的现身,会引发如此动静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之一,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研制的安-124最大载重量高达150吨,超过美军最强大的C-5“银河”运输机,仅次于已经在俄乌冲突被毁的安-225。多年来,乌克兰的安-124一直为全球军队、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包机货运服务。俄乌冲突以来,北约还与乌克兰方面签订合同,使用安-124将援助乌克兰的战争物资运送到波兰的空军基地。 说白了,这事儿的热闹劲儿,一半在“面子”,一半在“里子”。乌克兰人看着安-124飞过基辅,心里头那叫一个美——这玩意儿可是当年苏联时代的“运输霸王”,能造它的国家现在没几个,俄罗斯的安-124机队早就在战争里损耗得差不多了。现在自家地盘上空还能看见它,就像家里翻出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物件,甭管现在归谁用,至少证明“咱也曾阔过”。更别说北约用它运军援,乌克兰能跟着沾光,仿佛在说:“看,西方离不开咱!” 俄罗斯那边急眼,倒不是因为安-124真有啥“羞辱性”。俄空天军现在确实缺大型运输机——俄乌冲突打了一年半,他们的安-124机队要么被炸了,要么被征调去运弹药,能飞的没剩几架。乌克兰的安-124还能满世界跑,甚至给北约当“运输大队长”,这对俄罗斯来说,就像自家祖传的宝贝被邻居借走使唤,还故意在你面前晃悠,能不憋屈吗?更扎心的是,安-124原本是苏联航空工业的骄傲,现在却被拆分成“乌克兰制造”和“俄罗斯残余”,这哪是运输机的问题,分明是“苏联遗产争夺战”的缩影。 不过话说回来,乌克兰的“欢喜”和俄罗斯的“羞辱”,多少带点“自我感动”。安-124现在归谁管?产权还在乌克兰手里没错,但它的运营早就国际化了——给北约运物资是签了合同的商业行为,跟“国家尊严”没太大关系。就像咱老百姓说的“租房子再豪华,也不是自己的家”,乌克兰就算能指挥安-124飞两圈,本质上还是给北约当“工具人”。俄罗斯骂它“耻辱”,倒不如说是骂自己:当年要是没把安-124的生产线拆得七零八落,现在也不至于被乌克兰“拿捏”。 最逗的是,这架运输机的“政治意义”,可能比它的载重量还大。乌克兰想用它证明“西方需要我”,俄罗斯想用“羞辱”激起国内民族情绪,北约则当它是“运输工具”——三方各取所需,唯独安-124自己,估计还在驾驶舱里“懵圈”:“我就运个货,咋就成网红了?” 说到底,安-124飞越基辅的热闹,本质上是俄乌冲突中“符号化博弈”的典型。一件原本用于运输的工具,被贴上“国家尊严”“历史遗产”的标签,最后成了各方争夺舆论高地的道具。至于它到底运了多少物资、发挥了多大作用?反而没人关心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安-124的现身,到底是乌克兰的“面子工程”,还是俄罗斯的“敏感神经”?欢迎在评论区唠唠。#军用运输机# #重型战略运输机# #苏联运输机# #工程运输机# #美运输机# #超重型运输机# #美军运输机#
一架巨大的安-124运输机近日飞越基辅上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乌克兰方面的欢喜,以
国际析局者
2025-07-16 10:25: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