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7月14日重磅宣称:加重制裁俄罗斯,加大军援乌克兰。 这一“组合拳”看似强势,实则暴露了美国在俄乌博弈中的战略困境。 对俄罗斯来说,所谓“史上最严厉制裁”早已失去威慑力。中俄能源合作在2025年迎来新突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运行后年输气量达380亿立方米,足够1.3亿户中国家庭使用。 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在2024年突破1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双方还签署了《能源合作路线图》,计划将原油贸易量提升至3000万吨,并启动北极LNG-3项目。 这种深度绑定让美国制裁如同“隔靴搔痒”,俄副总理诺瓦克直言,中俄能源贸易超九成以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美元比重已“降至最低”。 相比之下,乌克兰才是这场博弈的真正输家。联合国数据显示,乌克兰人口自2014年以来锐减1000万,仅2022年后就减少800万,适龄兵源严重枯竭。 尽管乌克兰在2025年2月推出“征兵新政”,承诺向18至24岁入伍者支付2.4万美元报酬并提供住房补贴,但民众参军意愿依然低迷。前线士兵士气更是跌至冰点,2024年有5.1万名乌军逃离战场,部分部队甚至出现“整建制拒战”现象。 更讽刺的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军援正沦为“赔本买卖”。北约国家为采购“爱国者”导弹支付数十亿美元,而俄军早已找到破解之道。 2025年5月基辅遭袭时,俄军先用250架“沙赫德”无人机消耗乌军防空弹药,再以“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干扰雷达,最后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防御,单次袭击成本仅300万美元,却迫使乌军消耗价值800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 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让美国精心打造的“防空网”形同虚设。 而俄罗斯的军事创新同样让西方头疼,今年6月,俄军在顿巴斯前线投入改进型“伊斯坎德尔-M”导弹,其新型弹头可穿透数十米厚的混凝土掩体,专门针对乌军地下指挥部和武器仓库。这种被称为“地堡杀手”的武器,让泽连斯基的战时指挥所也陷入恐慌。 反观乌克兰,即便获得8套“爱国者”系统,每月仅能补充40枚导弹,面对俄军每天数百架次的无人机袭击,防御体系随时可能崩溃。 特朗普的“重磅宣称”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当美国军工复合体通过军售赚得盆满钵满,当北约国家为分摊军费争吵不休,当乌克兰民众在导弹袭击中流离失所,这场所谓的“战略威慑”,最终只会让世界看清霸权主义的虚伪与脆弱。
特朗普7月14日重磅宣称:加重制裁俄罗斯,加大军援乌克兰。 这一“组合拳”看
萧兹探秘说
2025-07-16 16:21:13
0
阅读:6
用户18xxx52
必须把那些为俄罗斯法西斯侵略者提供战争资金的国家团体彻底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