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打砸中国使馆?中方亮剑,正式发函韩国,这次不是抗议、不是警告,而是动真格了,直接给韩国政府发了正式外交函件,要求他们必须给个交代。 其实中韩之间最近本来就有些摩擦,结果一些韩国激进分子借题发挥,跑到中国使馆门口闹事,开始还只是喊喊口号,后来就失控了,有人扔东西、砸玻璃,甚至还想冲进使馆。 要知道,外交使馆可不是普通地方,按照国际法,韩国政府是有责任保护的,可当时韩国警察的反应有点慢,场面一度很混乱。 以往遇到类似情况,中方一般会先发个声明"抗议"一下,但这次不一样,直接走正式外交渠道,把函件送到韩国政府手里,这说明事情已经超出了"口头警告"的范围,中方是动真格的了。 中方这一举动主要基于两个考虑: 一是维护外交机构尊严的底线不能被突破,如果放任类似行为不管,任何人都可能效仿闹事,后果难以控制。 二是通过正式发函明确要求韩国政府必须作出正面回应,避免对方以敷衍态度回避问题。 这事对韩国政府来说也挺难办,如果严惩闹事的人,可能会被国内一些人骂"对华软弱";但如果不管,又没法向中国交代,更麻烦的是,韩国国内政治派别对华态度不一,警察执法时可能也怕惹麻烦,所以一开始反应才那么慢。 韩国政府很可能会按国际惯例采取几项措施,加强使馆安保以防再出乱子,同时调查事件并追究带头闹事者的责任,以此给中方一个交代,整个过程会尽量低调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影响中韩关系。 不过,如果韩国政府处理得不够认真,中方可能还会有后续动作,比如限制交流、收紧签证等等,毕竟外交讲究"对等",你让我难堪,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这次事件看似是外交纠纷,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时候,有些人容易把"爱国"当成违法的挡箭牌,但事实上,真正的爱国应该是遵守法律、尊重国际规则,而不是靠打砸发泄情绪。 对韩国政府来说,这次是个考验,如果因为怕得罪国内激进分子就不敢依法办事,那只会让类似事件越来越多,最终损害的是韩国自己的国际形象。 对中国来说,这次强硬回应是必要的,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太软会被欺负,太硬又容易激化矛盾,最好的办法还是"有理有节"——该硬的时候硬,但也要给双方留点台阶下。 长远来看,中韩是邻居,经济上互相依赖,闹得太僵对谁都没好处,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一个教训,让双方都更冷静地处理问题,别让极端情绪毁了正常交往。
韩国,别再装糊涂了,这回中国是真的翻脸了。抗议者围堵中国驻韩使馆,喊口号、砸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