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什么挑战美国?中国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8%!“中国经济领域专家黄亚生劝告中国,要对外界的“捧杀”有清醒的认识,暗示我们与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总有人盯着“中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8%”这话不放,仿佛这一个数字就能把中国几十年的奔头全否了。 说句实在话,差距确实有。 2023年中国人均GDP刚过1.3万美元,美国都到15.3万了; 2024年可支配收入更具体,中国5672美元对美国65285美元,算下来连9%都不到。 但光拿这些数说事儿,怎么不看看另一边? 就说那些捧杀的套路,明眼人都能看穿。 一边猛夸中国移动支付、电商多时髦,转头就把基础科研的短板藏起来; 一边催着中国在气候减排上扛大旗,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还不够,恨不得再加码,这不就是想给经济套枷锁? 最阴的是忽悠中国早早敞开金融市场,忘了日本80年代金融泡沫怎么破的? 可中国的家底,不是几个数字能盖过去的。 工业上的厚实劲儿,美国拍马都赶不上。 全球86%的天然石墨提纯技术攥在咱手里,美国F-35战斗机雷达罩用的石墨,100%得从中国进口,五角大楼急得库存只够撑8个月,重建供应链得等5年。 202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3.3万亿元,占GDP2.8%,跟美国就差一口气。 5G领域,华为握着全球15%的专利,每三部5G手机里就有两部的芯片是中国造的,基站密密麻麻铺到了村头。 美国想在半导体上卡脖子,结果长江存储搞出232层3DNAND芯片,成本比三星低20%,设备七成是自己的; 在新能源领域,美国特斯拉电池能量密度还在217Wh/kg原地踏步,咱中国的技术早跑在前头了。 2024年光伏组件占全球80%以上产量,新能源车电池技术全球顶尖,2025年保有量估计能超2000万辆。 当然,咱也清楚哪儿不足。 美国靠着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风险投资,养出了苹果、谷歌这样的巨头,创新生态确实完善。 中国科技企业虽说跑得挺快,但不少核心技术一开始要么靠进口,要么从模仿起步。 应试教育、学术造假这些毛病,也确实绊着创新的腿。 可知道问题就改,这才是中国的性子。 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还占GDP2.8%,比2020年高了不少; 消费观念差异也常被拿来说事。 美国人靠信用卡、贷款过好日子,中国人因为房价、教育、医疗支出高,更愿意攒钱。 但中国也在想辙,提高最低工资,完善社保,缩小城乡差距,202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能到2.5个百分点。 在军事领域,知道得有像样的家伙护家,研制更高端的武器,这不是好战,是在复杂世道里得有自保的本事。 中国从来不是要跟谁较劲,就是想让老百姓日子过好点,国家强重点。 人均低就使劲提,基础弱就猛砸钱,被卡脖子就自己闯。 美国有美国的长处,中国有中国的韧性。 那些总盯着中国缺点的,不妨看看这些年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咱啃下了多少硬骨头。 路还长,但方向对了,踏实走,中国自有答案。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中国拿什么挑战美国?中国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8%!“中国经济领域专家黄亚生劝
一叶知大事
2025-07-18 12:02:30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