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初冬,广西巷贤乡一带的农民,刚刚将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的时候,一个坏消息

史迹趣闻集 2025-07-18 14:04:06

1944年初冬,广西巷贤乡一带的农民,刚刚将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了:“日本鬼子要打到上林来啦!疯狂地征粮食,征货物,抢花姑娘!”人们引起一阵恐慌。 1944年寒冬,日军在广西龙马村劫掠后途经木料村,被自卫队长李杏成带队伏击于大闷岭。劫掠物资散落山道,日军仓皇撤退的背影掀起第一场反击的烟尘。 没过多久,六爱村遭敌围攻,木料村自卫队联合周边村庄展开拉锯战。 持续整日的枪炮声逼退来犯者,联防队伍追击十余公里的脚印踏出村民的底气。 男女老少齐上阵,夯土加高护村墙,削尖竹刺插满壕沟,土炮架在瞭望口。谁都清楚,豺狼还会再来。 果然,1945年5月17日深夜,百余名日伪军由汉奸黄华隆引路,把木料村围成铁桶。 天刚透亮,炮弹炸塌村头土房,温启福倒在血泊里,李明和几个村民被弹片刮得满身是血。 当时全村拢共十多杆步枪,三四十支老式火铳,外加两杆土台枪和一门自制松树炮。 乡长和自卫队主力偏巧外出,剩下的人盯着山头晃动的刺刀寒光,喉头发紧。 村长和几个主事人蹲在墙角商量,都说拖家带口跑不过子弹,横竖是险不如靠墙根硬扛,熬到天黑再见机行事。 村民全挤进大村院落藏身时,枪声已在何家小村炸响。 何俊喜带人把住工事缺口,火药塞得枪管滚烫就泼水降温,硬顶住三轮冲锋。 日头偏西也没啃下这块骨头,日军转头扑向韦家小村。 这下撞进火药桶,土台枪喷出的铁砂混着松树炮的碎砖石,打得猫在塘边的日军连滚带爬。 狗急跳墙的敌人半夜翻过土墙,自卫队员抡着梭镖迎上去,刀刃磕出火星子映亮半条巷子。 战到19日破晓前,李杏成终于带村民从大望方向撕开口子。 日军气红了眼,纵火烧房泄愤,火舌刚舔着温家小村的门板,守在那儿的自卫队员便顶上来。 李开华三发子弹撂倒机枪手,那挺机枪就卡在矮墙缝里。 梁启玉抄起四齿钉耙勾枪,温启基顶着子弹把铁家伙拖回墙根。 机枪掉头开火的咆哮声惊飞树梢老鸦,可终究扛不住更多敌人涌来。 圩场烧成火海时,李家巷北门只剩李开瑶独守。戴白手套的日军官挥刀狂吼,被他一枪钉在地上。 乱哄哄的敌军拖着尸体退走,炮弹随即砸向莫家巷门楼。 六十岁的莫玉昆猫腰穿过弹坑给大伙打气,话音未落就栽在瓦砾堆里。 守墙的后生咬碎槽牙,把开裂的墙洞堵上谷桶门板。 李杏成带人凿穿院墙转战,粉枪喷出的铁砂嵌进鬼子脸皮,台炮轰翻的人再没爬起来。 战至第三日,弹药见了底。外村潘桂佳带二十多人来援,却被火力压在山梁外。 眼见日军抱着柴草堆到屋檐下,李明和李杏成使了招金蝉脱壳。 破损的土枪沉下河,男人的破衣烂鞋甩在岸边,趁手家伙全埋进牛栏粪堆。 李明扮成货郎混进人堆,村民藏好粮食钻进自家屋。 日军进村架起刺刀审问,男女老少齐刷刷指向后山小河:“早趟水跑啦!”日军真派人下河摸半天,只捞出几杆断枪。 鬼子贼心不死,把村民关进屋子,自个儿蹲在小学堂守株待兔。 结果熬过三天三夜连个人影没等着,倒等来撤退军令。木料村焦黑的土墙上,终于又飘起炊烟。 当年藏在粪堆里的四齿耙,如今摆在柳州抗战纪念馆玻璃柜里。 李开华击毙机枪手的那堵矮墙,2023年让暴雨泡塌了半截,村里后生凑钱重修时,特意嵌块青石刻上那场恶战。 莫玉昆的重孙前年考上国防大学,在新生军训演讲里讲太爷爷的故事,视频传遍十里八乡微信群。最叫人唏嘘是梁启玉,那夜他勾回来的机枪早被熔了炼钢,可前年文物贩子摸进村,开价二十万要他签字的铁耙,老汉跺脚骂街:“我爹拿它保命的物件,能卖钱?!” 李杏成晚年总蹲在当年伏击点抽旱烟,临终前攥着孙子手说:“守住族谱里那几页。” 信息来源: 《广西通志·军事志》抗日战争章节 柳州抗战纪念馆藏品档案 广西自治区档案馆《桂北民众抗日自卫队战斗记录汇编》 新浪新闻《龙马村抗战纪念馆开馆,民间史料填补研究空白》

0 阅读:125
史迹趣闻集

史迹趣闻集

汇集趣闻,历史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