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篡位的赵王司马伦举办宴会,众人大快朵颐,宾客顾荣发现一旁侍立的厨子在咽口水,便将盘中的肉割了一块让他吃。顾荣这个无意之举,日后竟救了他一命。
主要信源:(《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
东晋年间流传着一段佳话。
吴郡人顾荣在洛阳赴宴时,看见端烤肉的仆役眼巴巴盯着盘中肉,当场把自己的那份让给了他。
同席宾客都笑话顾荣不分贵贱,他却说:“整日端着烤肉的人,难道不该尝尝滋味吗?”
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里被描绘得颇具传奇色彩。
说顾荣后来避难渡江时,总有个神秘人暗中保护,追问才知是当年受肉的仆役。
但在正史《晋书》里,这段报恩来得更实在更紧迫。
赵王司马伦倒台时,顾荣作为其党羽即将被处斩,幸而那烤肉仆役此时已是看守头目,关键时刻救了他性命。
顾荣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
祖父顾雍是东吴著名丞相,辅佐孙权近二十年。
吴国灭亡后,司马炎为安抚江东人心,保留了当地官吏职位。
但顾荣起初选择隐居观望,直到太康九年朝廷广招贤才,才与陆机、陆云兄弟联袂北上洛阳。
这三位江东才子以“洛阳三俊”闻名,却不知北方政坛即将风云突变。
永康元年爆发的“八王之乱”改变了许多人命运。
当赵王司马伦控制朝政时,顾荣被迫担任其子司马虔的长史。
后来司马伦倒台,若非烤肉仆役临刑相救,顾荣险些丧命。
这桩看似巧合的报恩,实则折射出江东士族在异乡的艰难处境。
正如他的好友陆机,虽经顾荣苦劝仍执意留在成都王麾下,最终在303年惨遭灭族之祸。
另一位江东名士周处也是遭人陷害战死。
这些惨痛教训让顾荣在齐王司马冏主政时,不得不靠酗酒装疯来保全性命。
有次被问及为何突然清醒,他吓得连忙灌醉自己继续演戏。
当战火烧到永兴年间,晋惠帝被劫持到长安。
奉诏进京的顾荣走到半路,望着烽烟四起的中原长叹一声,掉头返回江东故里。
此时广陵度支陈敏刚平定石冰之乱,拥兵自重意图割据。
顾荣先假意归附,待接到东海王密使华谭书信后,随即联络甘卓等人,在历阳城下反戈一击。
据《晋书·顾荣传》记载,他带兵假装支援陈敏,接近其大营时突然放火,配合四路官军将其剿灭。
真正改变顾荣命运的转折出现在永嘉元年。
司马睿受命都督江南军事,南下建康后立即征召江东士族。
作为吴郡顾氏代表,顾荣不仅亲任军司马参与机要,还推举纪瞻、贺循等数十位江南才俊进入幕府。
他曾在蛇山上建起“招贤馆”,每月组织清谈论政。
这种团结南人的策略成效显著,建康城百姓常常见到琅琊王府门前车马云集,江南世族与北方侨姓士人同堂议事。
永嘉六年秋,顾荣在都督府批阅文书时突然昏厥。
临终前他盯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断续叮嘱幕僚要延续“南北合议”之策。
司马睿亲临治丧时慨叹:“未料南士之杰凋零至此。”
追赠的骠骑将军印刚送入顾府,故友张翰披麻闯进灵堂,抓起供案上的琴就弹。
弦音激越处忽然崩断,张翰掷琴大恸:“彦先兄听得此声否?”
痛哭罢竟不拜主人,踉跄消失在秋雨里。
顾荣的早逝某种程度上成为南北矛盾重新激化的预兆。
他竭力引进的江南士人很快发现,掌握实权的位置多被王导等侨姓高门占据。
顾荣之子顾昚虽承袭爵位,终其一生不过担任武陵太守。
更令人唏嘘的是,那位救过顾荣性命的烤肉仆役,史书再未提及下落。
或许正如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所绘的烤肉场景那般,最初的恩义情分,终究在时代烽烟中化作了升腾的火星。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