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打赢中美网络战争的借鉴】在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的网络安全论坛上,听了方滨兴的演讲:《底线思维下的RPKI风险应对》,颇为感触。中国的网络安全危机源头在美国,保护中国网络的安全主要是在于打败美国,这是终极原则。 所以,方滨兴的思路让我想到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互联网要建立本域根,还要建立联盟根,要把以美国为中央的国际互联网切出一片属于自己和盟友的安全地带,这就是中国联通集团正在投资建设的一项巨大未来化工程,事关中国未来的互联网主权,亦不可撼动,即使与中央体系(美国)彻底决裂,中国互联网仍可无虞。 方滨兴院士强调的底线思维,是网络安全应对的核心理念之一。在网络安全领域,底线思维意味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网络安全的底线不被突破。这种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时,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前瞻性,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从网络安全应对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与方滨兴院士提出的底线思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着共同的网络安全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种合作精神与底线思维中强调的集体防御理念不谋而合。各国只有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联合演练等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整体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的底线。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也为网络安全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沿线国家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国自身的网络安全水平,也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空间,为“一带一路”的推进保驾护航。 网络空间的无国界性和互联互通性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漏洞都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网络安全危机。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将网络安全纳入其中,共同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 底线思维所强调的网络安全防护,不仅是对本国网络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全球网络安全的贡献。通过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能力,各国可以更好地履行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为网络安全应对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多边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国际规则制定和技术创新,各国可以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在方滨兴院士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网络安全应对措施。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全球各国的网络安全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盾立方”护卫模式强调通过感知、研判、阻断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一种基于“护卫模式”的信息系统保障体系。 此外,各国还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方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各国可以在保障自身网络安全的同时,也为全球网络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俄乌冲突爆发,美国人利用自己在国际支付体系SWIFT中的中央、核心地位把俄罗斯踢出体系,未来中美矛盾激化,美国人必然会想办法把中国踢出国际互联网,中国联通和鹏城实验室(方滨兴)现在的工作大有意义。
【“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打赢中美网络战争的借鉴】在2025中国联通合
岁月静好坊
2025-07-19 13:50:54
0
阅读:0